《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好的有以下几方面: 明确课程理念、目标、任务,吃透教材,充分掌握教材的特点,从而做出与教材相符,与学生年龄特点相符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便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将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而这节课,就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步了解科学观察的意义的内容。因此,设计教案
时,就尽可能地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为重点,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
观察的方法为难点,同时重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活动。一年级学生对周围的世界的好奇心更强烈和积极,因此,在教学中都尽量放手他们主动参与科学的学习
探究。比如,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方案,并通过观察记录自己的发现,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他们分享观察和实验的快乐,也提高彼此观察、
实验的能力。同时,教师在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
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这样的开放的课堂环境下, 学生对科学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经过多次的实际观察和实验活动后,
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的科学能力。 不足之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由于这节课的容量比较大,讨论和探究活动都比较多,有些超时。 合理的安排时间也是我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科学探究必须保 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不能搞形式走过场。只有探究真正落实了,才 能让学生真正认识事物的特征,形成探究的技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