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E电子刊物摘要(239)--5-羟甲基糠醛的检查方法及限度要求初探
(2011-12-10 21:45:14)
标签:
cde电子刊物化学药物质量控制 |
分类: 聚沙成塔 |
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 furfural(5-HMF)。葡萄糖等单糖化合物在高温或弱酸等条件下脱水而成,易分解或发生聚合反应。含葡萄糖或其它单糖制剂重要有关物质:①损害人体横纹肌和内脏;②聚合物导致葡萄糖注射液变色,颜色深浅与5-HMF量成正比,可指代产品中葡萄糖的分解程度。
葡萄糖注射液:CP规定的pH值:3.2-5.5。高温加热灭菌时易产生5-HMF(量的增加与灭菌温度、灭菌时间成正比)――纳入工艺筛选考察指标;贮藏过程中也会增加――尽量缩短贮藏时间;不同方法制备的注射用水配制的葡萄糖注射液经灭菌处理后5-HMF的量有显著性差异――四级截留法制备的注射用水较重蒸馏法、蒸馏法制备的更好;亚硫酸盐能使葡萄糖分解成5-HMF的反应延迟。
常用检查方法:控制溶液颜色、紫外法、双波长法、杂质对照法等。
控制溶液颜色:专属性和准确性较差(因5-HMF并非葡萄糖注射液变色的唯一因素)。
UV法:Rmax 284nm处干扰较少,首选。主药或辅料在284nm有明显吸收而产生干扰时可用HPLC法代替。
双波长法:找到与干扰组分在284nm处吸收度相同的等吸收波长,测定样品在这两个波长处吸收度的差值以消除干扰。等吸收波长的准确性应做方法学验证,一般建议用多个浓度进行试验。
HPLC-杂质对照法:专属性较强。一般用ODS柱,甲醇-水作流动相(可加入适量的酸调节pH),284nm。应注意方法学考察以确定5-HMF的色谱峰不受其它峰干扰。
各国药典对葡萄糖注射液中的5-HMF均测定284nm处的吸收度,但供试液浓度和限度的规定有所不同。
以葡萄糖注射液为载体的输液剂应在质量标准中控制;含葡萄糖等单糖的口服制剂若在制备工艺中有酸性环境或要经过高温过程的,一般也应控制。制订限度时注意:UV法(包括双波长法)可参照CP中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的规定;HPLC法目前一般要求控制在0.025%(按葡萄糖含量计算)左右。
原文链接:http://www.cde.org.cn/dzkw.do?method=largePage&id=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