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w-3D湍流模型介绍(一)

标签:
湍流模型湍流 |
分类: FLOW-3D实例应用 |
众所周知,自然界中大多数流动都为湍流。那么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数值模拟中是否所有的流动都需要计算湍流?这个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需要数值模拟工程师根据工程经验进行判断。后文的论述涵盖了如何对这个问题进行评估。

湍流模型之复杂,在这篇简短的文章中是无法详尽阐述的,因此我们将概述基本湍流模型的基本用法。但是提前说明的是,并不存在一种普世的湍流模型,因此CFDer需要尽量充分理解每个模型的适用范围并且谨慎使用每个模型。
湍流模型的提出者是Osborne Reynolds.因此建议对湍流模型感兴趣的同学读一下Osborne Reynolds的大作(Phil. Trans. Royal Soc. London, Series A, Vol.186, p.123, 1895)。认真去读,其实并不是很难理解。
伪流体近似模型
在完全发展的湍流中,通常可以定义一个湍流粘度,μeff,它可以粗略地近似描述湍流发展过程中动量扩散的现象。将湍流流动近似地看做具有增加了粘度的伪流体,由于粘度增加,则表现的有效雷诺数往往远小于100。当然,在这里要说明,湍流粘度并非具有真实物理意义的粘度,其本质就是涡扩散。
其中α是介于0.02到0.04的经验常数,这个表达式对于进入射入静止流体的平面和圆柱射流效果优秀。该模型的有效雷诺数是Re=1/α这个数值往往在25到50之间。对于预测湍流的总体特征,这个模型已经足以,但是要想预测湍流局部细节特征这个模型就显得力不从心,例如在管流中利用这个模型可以预测抛物线速度剖面,而非真是的对数率速度剖面。
局部粘性模型
qq交流群:104418569
客服邮箱:415568201@qq.com
新浪微博:有限猿仿真SIMULATION
微信公众号:有限猿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