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研究方法--从哲学到国学
标签:
文化 |
分类: 国学 |
国学研究方法--从哲学到国学
http://s15/middle/72be80cag9bbd04c4f1ae&690
国学的流行是不容置疑的,但国学几千年的发展中,精华与糟粕并存,正确与错误混淆,如何才能识别并提取精华的与正确的知识供我们今天使用,这是一个严肃而庄重的问题。有的人在批评别人错误的时候,自己不过是在别人的错误上多踩了两脚而已,并没有脱出错误的圈子,于是引来更多的口水与争议。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没有真正了解国学的研究的方法。所以才会在骂别人伪的时候,自己也伪,骂别人奸的时候,自己更奸。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国学呢?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体系中,学术的表现是这样的:首先是哲学,其次是国学,首先是思想,其次是文化。没有思想的文化是不能传世的,有生命力的文化都融汇着浓浓的哲学味道。思想优先的读写理念才构成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所以要研究中国的国学,首先要研究中国的文化思想、中国的哲学。如果谁还没有了解中国的哲学体系,没有掌握中国的思想流派,就出来批判、出来叫嚣、出来发表自己的“正解”,这都是对国学的亵渎,都是不负责任甚至别有用心的行为,都是伪国学文化。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证明,中国的哲学这个文化的根基是正的,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世界文明中最长最久的就是中国文明。一切的问题、一切的错误只要回归这个根基来看待,马上就能得以纠正与解决,这就是中国文明长久且有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所以形象的说,是中国的哲学就是杀毒软件的自免疫功能,让中国的文化在辨证发展的轨道上走的长且远。所以研究国学,去伪存真就得从哲学、从国学的思想开始着手。
有的人把国学只当作一本书,一篇文章来研究,看不到国学的内涵与外延,所以一再强调古汉语知识,这是国学研究的悲哀,也是早就伪国学文化的根据地。首先说明,我不是反对古汉语的学习研究方法,只是这种研究的局限性比较大。所以“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一域者,不足以谋一城”。古汉语的研究去一个一个字的考证,也许很辛苦,但由于眼界太窄,看到的太少,必然要曲解国学意思,这是其一。其二,古汉语经过几千年,许多个朝代的发展,方法与内容有没有错误,我们无法考证。其三,这种方法明显是从末到本的逆向行为,别说时代差别较大,就是同一时代不同人,也不能完全读懂他所不认识的有思想的人的文章。其四,中国文字的解释是怎么形成的,难道是造字的时候造出来的?坚持必须从古汉语中研究的人,是否能回答这个问题?显然汉字除了本意的解释是在应用中引申发展出来的,也就是汉字的解释因文章的思想而被赋予的不同意思。这样坚持用古汉语来考证国学的人应该明白了吧,字不过是组成文章的元素,他必须服从文章思想的赋予它的意义,这个基于造字原意的引申意思就构成中国文化发展的万花筒,使得汉字灵活而呆板,生动而富有灵气。
哲学明显高于文学,思想肯定大于文章。因此我们从哲学,从思想入手研究国学,这是我们国学研究乃至语文教学与学习的正确方法,符合我们先了解文章背景、了解作者思想与经历的,然后研读文章的逻辑。从高处能让我们的眼界更开阔,这样就不会断章取义,不会一叶障目,不会破坏作者思想的完整性,不会制造更多的玄学,更主要的是不会再出现伪国学,伪文化来理直气壮的毒害国人。
当然,中国的文化之所以走到今天这种地步,和中国人对中国哲学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中国人一直认为中国没有专门的哲学,其实这是个极大错误,天大的笑话。中国哲学不仅源出早,而且发展成熟,并有专门的著作,但由于中国文化的特点和哲学的特征,读起来较难理解,因而被曲解后挪作它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