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班主任如何与科任协作管理班级

(2019-07-15 09:15:41)
分类: 论文

浅谈班主任如何与科任协作管理班级

东华中心小学   林捷

如果说班主任是班级队伍里的队长,那么科任就是指导员。没有科任老师的支持和协作,光靠班主任一人管理好整个班级是不可能的。在班级管理中,需要有班主任的精明领导,也同样需要科任老师的通力配合。

建立良好的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都需要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协调共进。

一、让科任参与班级工作管理,步调一致目标统一。

与科任共同商榷班级的目标和管理的措施。让科任及时了解班级的班规、评价机制。班主任要了解各科的具体规定和要求。班级确立性的工作措施也要告知科任。才能形成有条不紊进行班级工作。在教学中用同一套管理办法,有助于班级班风的形成。如上课纪律要求、收发作业及形式、未完成作业的处理办法、进步奖励办法等。

在班级管理中确立班规、拟定班干部、小组合作学习、班级活动要让科任老师参与进来。多点尊重、采纳、科任老师提的宝贵意见。各学科学生成绩及课堂表现,只有科任老师比较熟悉。在选定课代表上,科任老师的意见十分重要。小组合作学习时,分组员也需要与科任沟通,避免出现小组实力不平衡的情况。在学校组织活动时,需要科任协助的,要及时与科任老师沟通。

二、班主任应该主动协调科任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在教学中切忌把科任老师遇到的问题当做是他们自己解决的事,不可袖手旁观,回避问题。在遇到年轻无经验的教师更是如此。坐视不理只会让自己的班级往坏的方面发展。应协助科任解决班级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当与年轻无经验的新教师搭班时,他们往往很难管理好课堂的纪律。遇到调皮捣蛋的学生无从下手。曾经遇到一个科任老师,无从管理课堂,课堂失控情况十分严重。每次上他的数学课时,学生就会陆续从教室跑到操场去玩,甚至不到教室上课。在数学课养成的坏习惯也同样显现在其他课上。如果班主任袖手旁观的话,只会让这个班班风、学风都变得很差。这时需要班主任协助解决。上数学课时,班主任可以到教室听课,观察课堂里出现了什么问题,哪些学生比较调皮,要联系哪些家长共同教育。在上课时科任老师的教学关注度如何,趣味性如何,管理机制及奖励机制如何等等,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去解决问题。制定好相关的班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共同去执行。

如果学生只在班主任的课堂上表现好,在别的课上自律性差,这样其实也是班主任管理的不足。

一些家长在看到成绩考得不理想的时候,会觉得是科任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关注度不够,或者质疑老师的教学能力。很多家长会在班主任面前投诉科任老师。在家长投诉一些科任老师的时候,班主任也要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一方面要做好家长解释工作;一方面要尊重科任老师,委婉提出要求或解决方案。善意传达学生家长对科任老师的意见,共同做好教育教学的工作。避免家长和科任老师发生冲突。

三、让科任老师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科任老师也同样有责任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时刻注意学生的情况,共同去营造一个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有个体育老师在上完我们班的课后,总抱怨我们班的学生难管,学生在教室里乱跑,班级卫生极差。作为班主任,我听到这样的话十分羞愧。我决定上体育课的时候要到班上悄悄地观察学生的情况。结果发现体育老师在班上放电影,自己在一旁玩手机。学生在课堂上打打闹闹,体育老师坐视不理。体育课变成了“电影活动课”。

大多数的科任老师任课班级不止一个,而且所任科目不比考试,没有考试的压力。在管理班级时会放任不管。甚至出了状况就直接叫学生找班主任解决,自己只负责看好学生不出安全问题即可。

换位思考,如果在班主任的课堂上,学生都是积极回答问题,纪律优良。而在自己的课堂上却纪律松散。这时候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否真的上好了一节课。班主任在面对一些责任心较差的科任老师时。可以请学校领导协助沟通。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是同事也是站在统一战上的战友。只有两者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才能真正地管理好一个班。

0AtmHh erning:1.0000pt; background:rgb(255,255,255);mso-shading:rgb(255,255,255);" >
  自尊和骄傲是一年级学生出现的一种特有的感觉,他们认为自己是学生了,长大了,便开始模仿高年级学生,喜欢独立,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随便,所以和同学之间的纠纷、摩擦不断,一上课就叽叽喳喳围着班主任“告状”,某某干什么坏事了,某某又怎么了等等,这时班主任就要掌握好表扬和批评的时间和度,如果公平的处理,一一分出对错,这样耽误的时间太多,而且学生因为受了批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自己的过失上,情绪受影响,低落的情绪体验使智力活动水平明显下降,课堂吸收效率变低。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不应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一些过失上,对此,尽可能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要在学生身上激发出对自身力量和自身荣誉的信念。”如何既不伤害孩子向往美好的愿望和自尊心,同时也不助长他们类似行为的风气呢? 
1.要求学生下课“告状”,课上带着好的情绪听课这样,课前的小矛盾、小问题没有谁会记到40分钟以后,“告状”的几率就低了,课堂的利用率提高了。 
2.延迟批评,既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又给予其改正和返回的机会要把批评留在每一天快要放学的时候,这时学生往往已经在负疚的情绪中反思了自己的行为,老师只要加以指导,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3.表扬要及时、准确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例如,学生值日时,当看到一个表现特别好的例子,就会当众说:“某某某同学真能干。”还摸摸头、拍拍背,用肢体语言鼓励学生。如果看哪个同学主动做好事,并且讲究方法,则更要表扬:“瞧,某某同学的观察力多敏锐呀,老师刚把小黑板放在地上,他就看出来需要擦。瞧,擦得多干净,大家都要学习他呀!”这样表扬后,班里课间擦黑板、倒垃圾等活大家都抢着干,谁也不袖手旁观,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和为班级服务。 
  一年级孩子们的心灵是一张洁白无暇的纸,就看你画上去的是灰色的黑点,还是亮丽的彩虹。只要我们充满爱心,关心和爱护他们,并严格地要求和教育他们,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严结合,细致入微,一定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四、重视家长的作用,督促家长,形成家校合力 
  家长能够为班主任提供有关于学生的丰富信息,比如孩子的性格、爱好、习惯等等,这些有助于帮助班主任全方位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兴,顺利开展班主任工作。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好好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校教育的开展,使孩子的教育质量大大下降,影响孩子的进步与发展。 
  所以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与家长定期进行沟通,在开学始,就要家长的通讯方式,建立并保存完整的档案,另外,家长会和家访也是非常有效的联系方式,多方面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相互了解孩子在这期间的情况和动向、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对于那些对孩子的状况往往束手无策的家长,班主任要做好家长的指导者,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帮助,而不只是责备和抱怨,从而一步一步指导家长如何在家庭中做孩子的生活顾问而不是替代者,如何督促和指导孩子完成作业,如何面对教师提供的孩子在校情况等。这样,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其成长阶段的最初期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为了让一年级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生活,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初步建立人际关系;认识角色任务,培养积极乐观的学习情趣,建立良好行为习惯,班主任除了要有爱心,还要细心、耐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就是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