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绘画鉴赏

标签:
长沙宋体《韩非子》gb2312长台关楚墓文化 |
分类: 艺术与生活 |
周代绘画
在“郁郁乎文哉”的周代,对于绘画,十分重视,并设官分掌其事。据《周礼》记载,帝王贵族冕服上的图案,邦畿的舆地图等绘画设色之事,都由专人负责。周代绘画最重要的形式是壁画。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曾看到周代明堂的门墙上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各有善恶之状”。还绘有“周公相成公”的故事画。时成王年幼,周公摄政,怀抱成王,会见诸侯。汉代王逸在屈原《天问》序注中,也谈到楚国的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里,墙上绘有古代圣贤,还有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佹。可惜这些遗迹已荡然无存,绘画的构图、技法已不可得知。
留存现在的周代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青铜器上。青铜器造型优美,纹饰丰富。纹饰有幻想中的动物形象:饕餮纹、夔纹、龙纹等,多具有神秘、诡异的气氛;现实中的动物形象:鸟纹、象纹、鱼纹、蝉纹等;几何纹饰:三角纹、弦纹、菱格纹、云雷纹、圆圈纹等。用平面浮雕或高浮雕、刻画手法装饰在青铜器上,瑰丽多姿。由这些纹饰组成的图案,装饰性强。
http://s12/middle/72bba484g79adaba4a0cb&690
饕餮纹
http://s2/middle/72bba484gc0c8b5bbb561&690
夔龙纹
http://s2/middle/72bba484gc0c8b6775621&690
鸟纹
真正意义上的绘画是人物画像类纹饰,出现在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河南汲县山彪镇墓葬出土一对铜鉴,外壁嵌错纹饰,内容为“水陆攻战”。有图像四十组,二百九十二人,表现出格斗、射杀、划船、击鼓、送行等场面。形象逼真,情节连贯而富于变化。四川成都百花潭中学墓葬出土一件铜壶,颈部和腹部纹饰分为三层,内容为采桑、宴乐、弋射、狩猎、水陆攻战等,场面宏大,形象生动,构图活泼,嵌错精美。装饰手法突破了商周青铜器纹饰单调、呆板的格式,采取写实手法,再现当时社会生活的场景。处处表现出一种灵动感,令人耳目一新。
战国时期,帛画有了很大发展。长沙陈家大山和子弹库各出土一幅帛画。一幅是龙凤仕女画,画中仕女侧身而立,细腰长袍,身姿优美,她两手向前,合掌作揖。仕女头上左前面飞翔着一只凤鸟,鸟前方有一龙扶摇直上。线描简劲,笔力刚健。另一幅人物御龙画,画中男子身材修长,高冠长袍,腰佩长剑,手执缰绳,御一巨龙。巨龙昂首扬尾,似在乘风破浪。男子举止潇洒,神态自若。画中人物比例准确,形象更富有神采,不像前一幅帛画有较多的装饰风。采用单线勾勒、平涂与渲染兼用的画法,显出纯熟的技巧。并使用金白粉色,是迄今发现最早用这种画法的作品。这是两幅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丝织品绘画,最能代表中国当时绘画艺术的成就。
http://s1/middle/72bba484gc0c8b7d25210&690
帛画龙凤仕女图
http://s15/middle/72bba484gc0c8b932c08e&690
帛画人物御龙图
东周时期漆器上的绘画很多,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幕出土的内棺漆画、木盒漆画《乐舞图》,长沙颜家岭出土的漆奁,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锦瑟漆画,风格多样,或细线勾描,或工笔重彩,或严谨肃穆,或活泼洒脱。造型生动,色彩鲜艳,是古代绘画的珍品。
西周时期,虽然统治者重视绘画,但从事绘画的人,不过是工匠而已,没有因绘画而闻名者。降及东周,画工的身份地位有了变化,有以能画而称名于世者。如《说苑》中的齐国敬君善画,所绘其妻画像,神采飞扬,美艳动人,竟震动了齐王。《韩非子》记载一位画家为周君作画,三年才画成,而且只有清晨放在窗口,才能看出竹片上面画有龙蛇车马人物等各种形象。由此可见当时画家不但艺术技巧高,而且在鉴赏时讲究光线和方位。《韩非子》还记载有画客为齐王图画,齐王问上面东西最难画,答道:“犬马最难。”又问什么最容易画,答道:“鬼魅易”鬼怪谁也没见过,没有确定形状,当然好画,犬马为人们所熟悉,故难画得像。这是关于写生画与意向画难易的理论,极为确切,可算是中国最早的画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