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旺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

http://s7/mw690/72b9921fgd628c83411d6&690
南旺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座落在汶上城西南三十八里南旺镇的汶水入运处,处于京杭大运河畔著名的南旺分水枢纽工程的中心位置,这里碧水清波、湖光山色、景色迤逦,是汶上的风景胜地。
http://s7/mw690/72b9921fgd61ff377fd06&690
http://s2/mw690/72b9921fg7bd0e25fd9c1&690
http://s14/mw690/72b9921fgd628db3ba26d&690
建筑群包括龙王庙大殿、戏楼、禹王庙、水明楼、宋(礼)尚书祠、白(英)大王祠、关帝庙、观音阁、莫公祠(嘉庆年间运河司马莫孟龄祠)、文公祠、蚂蚱庙以及和尚禅室等建筑共十余院落。另有工部分司运河衙门。建筑群布局协调院落错综迂回,路转处柳暗花明,修竹翠绿。庙宇内碑碣林立气势巍峨,匠心独具得的建筑使人感到雄伟壮观,又觉古朴幽雅。周围数百米处,耸立着常年挑於堆积的四处土山,均高约60米,向建筑群作朝拱之状。隔河相望,在汶河左岸的土山上,建有望湖亭一座,亭联石柱上刻有“四山朝拱三湖月,一水绿分两岸春”和’望湖亭”等字匾。亭中有矶石凳,游人可以坐亭对弈,纳凉歇息,观赏湖光水色。每逢春秋佳日(旧历三月十五日香火会)游人不断,登亭远眺,庙容神韵尽收眼底,三湖景色一览无余。南望湖中蜀山之上,隐约可见吴望湖先生(明吏部尚书吴岳)读书楼,北瞻马踏湖和孔子钓鱼台圣迹,西望南旺湖古阙城春秋鲁九公墓之皇林风采。怀古思今,流连忘返。读书楼内有吴岳作诗碑刻《邑人吴岳蜀山即事》:
http://s9/mw690/72b9921fgd628e7351358&690
http://s1/mw690/72b9921fg7bd00f48b3f0&690
http://s10/mw690/72b9921fgd628e2f0b659&690
横川僢注势非午;济运分流惠莫穷。
人力本因天地力;河功诚擅古今功。
由于大功原无巧,穿凿宁知禹德崇。
南流水作北流水,上溜船为下溜船。
必有欢呼作顺势,可望筹划赖前贤。
崇祠像设祈昭佑,济运功惟万古宣。
流酾汶河各南北,千秋通运籍神权。
水分固在谋杨巧,地脊仍因势自然。
但使万民资利赖,允宜一己致诚虔。
近年流弱刚浮漕,补救绸繆意更悬。
(chuanshi)僢酾北流原是合,千秋通漕运奇勋。
水资神佑意无射,示籍人谋识不群。
上水船兹为下水,北云波转忘南云。
口口口口姚家泊,优劣殊地倾刻分。
地脊原来南北分,老人能识果超群。
水增斯籍疏宣夥,河复何须议论纷。
天下本无事如此,明神赖有佑诚云。
御舟由是顺流下,登岸应抒瞻拜勤。
原山溯遥本,达兖济鸿功。
分水南而北,崇祠西向东。
天然因地利,神贶籍人工。
昔弱今流壮,蒙休感莫穷。
http://s3/mw690/72b9921fgd620b8f74972&690
http://s12/mw690/72b9921fg7bd017d0114b&690
http://s10/mw690/72b9921fgd620ee079b19&690
http://s2/mw690/72b9921fgd620ee09ed81&690
http://s15/mw690/72b9921fgd628f572879e&690
http://s8/mw690/72b9921fgd628f57aa7e7&690
建筑群周围数百米处,耸立四座土山,均高达60多米,向庙群作朝拱之势,称为“四山拱卫”。昔日的龙王庙建筑群气势恢宏,四方朝拜、八面威风。龙王庙建筑群位居河右岸,四座大门直冲运河。滔滔汶水由东向西迎面而来与大运河呈丁字形交会,为避汶水冲击,沿岸建造高4米、长约220米的石剥岸,有4处台阶直通大门,台阶两侧,官商船夫可在此下船拾级而上,有8个巨形石雕水兽兀立岸边,作盘卧状,石剥岸下竖有12根石桩,用以挽缆船只。
每逢农历三月十五日香火古会,游人如织,联袂接踵。迎河而建的庙群大门,巍然壮观,门楼宽10米,三楹。大门外建木结构牌坊,两层飞檐,造型美观,悬匾额3块,右为“海宴”,左为“河清”,中为“左右逢源”,为清代浙闽总督汶上人刘韵珂所书。
进得庙群大门,院中偏左有古槐一株,粗约两围,高大茂盛,蓬蓬然如伞盖,树荫遮得大半个院落。
此路核心建筑是龙王庙大殿。大殿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红墙绿瓦,朱门屏风,飞檐斗拱,斜山站角,风铎悬坠,四梁八柱,雕梁画栋。大殿宽15米,长21米,高13米。殿内塑有神像22尊,正中塑龙王坐像,高约3米;龙王像前左右屏立两尊站像,一持“印玺”,一持“圣旨”;再前塑一木刻站像。左边靠后墙有漳漕河督大王和金龙四大王泥塑坐像;右边靠后墙塑宴公、萧公坐像。靠山墙两侧,各塑站像4尊,有风神、雨神、雷神、闪神、雹神等,各持自家法器,服饰有别,神态各异;右前角和左前角塑有“土地爷”和“运河指挥”坐像及4尊站像,雕工精巧,栩栩如生。一入殿门,便有“劈流神勇”匾额高悬,正中上方悬挂“广济分流”、“疏流利运”、“庥被汶泗”3面匾额,两边是“总制分流”、“广济群生”等匾额,殿内共悬匾额30面,均为明清两代官绅名家所书。
龙王庙大殿左右两侧有钟鼓楼,右边又有字纸楼。字纸楼,无梁无椽,纯砖瓦结构,上书“敬惜字纸”四字,此楼专为焚烧字纸用。大殿前方是戏楼,上悬“大舞咸池”匾额,匾下为木制月窗,门楞形,雕刻细腻玲珑。戏楼底层便是大门走道。
台上建水明楼,宽10米,长20米,高8米,歇山式,清人乔松年题写匾额“水明楼”,楼前檐亦有三匾,左为“四山朝拱”,右为“二水分流”,中间是“银汉分光”。雕栏石案,朱阁绿柱,凭栏远眺,运河逶迤,汶水滔滔,帆樯如林,舟楫如梭,令人心旷神怡。
http://s12/mw690/72b9921fgd628f541dd2b&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