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06年
《夜宴》中的故事构思发想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残酷的帝王弑兄夺嫂,委身他人的王后充满野心,失去爱情的太子一心复仇…《夜宴》将这个虚拟中的悲剧放置于五代十国时期,纵然众多的情节经过了调整,整个电影依然是满溢莎翁情怀,如何在原始的东方环境演绎这个西方舶来品?在真正进入设计表现阶段,冯小刚导演从原初的演员造型到最后的美术指导全部交给了叶锦添来完成。
其中仅是场景,叶锦添便为《夜宴》提供了二十处风格统一又各具特色的设计,其中“夜宴”这场重头戏更是搭建了中国历年最大的宫殿内景,总占地达1.2万平方米,大殿的设计风格是莎士比亚时代与中国古代宫廷的结合,色彩基调是很深的咖啡色,加了些深红和金色,灯光很暗,正如冯导所说:
你一走进去,所有的感觉就都来了
整个故事的发生好似由一幕幕舞台剧上高潮迭起的瞬间组合而成,宫殿的庞大空间被突如而来的光源分隔为比例鲜明的明暗面,联想起卡拉瓦乔对于光影的追求,对于明暗的把握,从某个角度来说,《夜宴》是无色的,人物的颜色不是重点,感情、气氛才是表现的关键。
《夜宴》主要在探索西方戏剧元素诠释东方电影的可能性,在设计理念的不断变化发展中,西方戏剧与东方电影逐渐被安放在一个陌生的地带——古典,这是两者的一个交汇点,一个通灵的地方,中国的文人气质崇尚自然,也带有一点禅宗的意象,把修行的视觉意象带入整个《夜宴》的戏剧性氛围中。但古典对很多现代人来说是很难的,需要建立一套新的视觉语言进一步阐释:
开始我是觉得很简单的,因为片中的元素都很独立。但是越做越觉得不容易,一方面,影片的戏剧冲突极其紧凑,人物在瞬间心理的变化与场景的搭配都要做到极为细致,而这正是这部影片最难表现的地方,美术上的要求不但要找到一条脉络,而且还要一环扣一环。另一方面,这部电影我是想做一种很古典的感觉,并且要发现一种新的视觉语言去表现这种古典。
我比较庆幸的就是可以借助电影这种大众化的娱乐形式来展现我想要表达的古典。现在《夜宴》让我有机会去做这个事情。古典是现代人的东西,你能感觉到它们的漂亮,但是已经找不回来了。现代很少出现有个人风格的东西,整体比较被动,没有属于自我的想像力。但是潮流是一直在变化的,我相信有一天属于我们的古典潮流会再回来。
—— Tim Yip 叶锦添
《夜宴》是唐朝的事件,但却不完全是唐朝的感觉,电影的整个发展深藏隐晦充满暗示的感觉,唐朝是一个很华丽、很丰满的年代,五代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但是华丽的东西还在。整个场景的设置有点像“梦境”,庞大却又真实,所有的衣服、道具都围绕在相类似的色调里,宫殿内大小的比例超越了现实的再现,从气氛上的诡异升级到神态上的诡异,产生了梦的力度。《夜宴》故事本身就好像是在讲“鬼”,整个宫殿就是一个鬼魂。影片一开始就弥散着这种气息,章子怡一袭白衣走在阴暗的先帝寝宫里,上面挂着大片面积的为死人祭奠的白帆,看起来诡异而悚然。
幕后花絮图
扫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叶锦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