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很多人为了身体健康热衷于锻炼。本人就是一个例子,这两年几乎每天都慢跑,还参加了一次普罗旺斯环城跑,但是通过这2年的总结,觉得运动期间身体除了耐力提高了(一停运动一段时间又恢复以前状态)身体视乎还比以前差了。百思不得其解的我只得自己找原因,看了大量的书籍和上网寻找答案,马锐玲的,张悟本的,刘太医的。总结他们的观点,发现百变不离最基本的,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观点。他们只不过用他们的语言更简单更通俗宜懂的说出来-----人是自然的动物要顺天意不能逆天而行。
如何是顺天意呢?就是顺天劳休。白天是劳动的时间,晚上是休息的时间。吃的是本地四季时令菜。比如夏天白天时间长,要晚睡早起,冬天,白天时间短,要早睡晚起。
什么是逆天而行呢?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晚上熬夜,白天睡觉。吃反季节蔬菜。还有冬天去洗冷水澡甚至冬泳。(冬天洗冷水澡和冬泳的危害下次再详细谈,不要以为你能挑战大自然,人在大自然中是很微小的)
我认为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在于你的理解的运动的“度”。
有的人认为运动就是要运动得汗流浃背,散步跟本不是运动。有的人认为散散步就行了。
年轻人身体强壮可一适当加大运动量,年老体迈的就不能做大的运动了。
乌龟做什么事都很慢,却很长寿。运动员四肌发达动作敏捷却比不上老中医,书法家画家长寿。
在生活中,你也许听到身边的人在议论纷纷说某某某昨天突然病死了,听者一脸吃惊,怎么可能,他(她)前段时间还看见好好的,身体很健康,又还很年轻。。。等等。为什么这些在旁人看起来身体很好的人会突然得重病死去呢?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身体很差每天药罐不离口的人我们都认为快死的人却怎么也死不了,还比很多人都长寿?我的理解是由于前者的身体是外强中干。后者是外弱内“强”(指内脏没什么大的毛病,并不是说他们内脏强)比如运动员,由于长年的远动生涯,四肢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人在运动中体内的血液优先供到四肢。肌肉获取了更多的营养,在这种情况下本因该是体内五脏六腑需要的营养被四肌抢走了。特别是心脏,比谁都出力。长期如此必心力透支。最后能不得病吗?就像油灯一样。烛火大的,油烧得快。
所以,人只要适量运动就可以了。我觉得瑜伽和太极最适合大众的锻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