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上,许多东西是要我们慢慢去悟的
(2011-10-04 10:29:31)
标签:
教育 |
人生的道路上,许多东西是要我们慢慢去悟的
——九月六日在学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为大家顶着骄阳,坐在这儿参加开学典礼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歉意。新的学期已经开始几天了,而我们选择在今天举行开学典礼,除了有学校工作安排的原因,还有一个让新同学熟悉环境的初衷。
还是和大家大家讲一个故事吧:
有两个寺庙,其中一个寺庙的僧人如果去菜市场买菜,一定要经过另一个寺庙。而每当此时,这个寺庙的僧人总是要出来与之“斗法”。
这个故事,其实对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有启发意义,这里面有许多教育的玄机。作为学生,“我到哪里去”,“你到哪里去”,我们心里应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老师只是我们前行道路上的引导者,他们是不能为我们包办一切的,许许多多的东西是需要我们自己去领悟的。
小和尚的毛病在哪里?他就只知道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同样,我们在学文化科学知识的时候,学习做人的时候也是这样。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道题目我是会做的,但是当下一次老师将条件变了一下的时候,就不知道了。比如说,我经常给参加“双选”的应聘老师出题目,可是年年都出,哪有那么多的新题目呢?可是又不允许用陈题,于是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以前题目的表述改一下,选项调一下——结果一考,又难住了很多人。
我们要想取得学业的突破,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就是孔子所讲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所以,当我们拿到新的教材、新的题目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 “如果是风呢?”“如果是水呢?”,甚至于后面还有许许多多的“如果”。说到底,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我们只是想知道对方要到哪里去。至于说是用什么方式去,那完全是个人化的。比如我要上北京,现在交通工具多得很啊,高铁、动车、慢车、长途汽车、飞机,甚至自驾、骑自行车,各有各的乐趣,只是方式不一样而已。可是这不同的方式,有着不同的乐趣啊。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升学。我们现在的问题在哪里:无论是老师也好,同学也好,家长也好,总把读书看成是一定要升学的。可是,高等学校就那么多,每年招生人数就那么多,可是参考的人却是几倍啊,考不取是很正常的!尤其在我们这种高等教育还没有实现大众化的国家更是如此。即便是发达国家,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也就15%─50%,还有85%-50%是不可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如果我们参透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够轻装上阵,而不是老是想着升学、升学、升学。往往,你老是这样想,就会给自己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一种挥之不去的心理负担。
另一方面,我们老师的教学也不能总是想着高考和中考,其实我们更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和引领我们学生怎么在原有的学业基础上得到提升,怎么活得更有品位、更有乐趣。
故事中师父的问题在哪里呢,师父总是希望他的徒弟能够战胜别人的徒弟,于是当他指导他的徒弟时,就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即没有教导徒弟怎么去面对具体情况,解决具体问题;总以为自己教的东西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可以百毒不侵的、所向披靡的。实际上,世界上瞬间万变的,尤其是人,而人心更是不可捉摸的!
算命先生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这其实只是一种猜度。你因为心里有某种需求,你就会认为很灵。其实,这所谓的“灵”,不过是你在对话中不经意间透露出去的玄机。今天,我在和一位大学教授聊天时说:我估计你也就只有30来岁。他很惊讶的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告诉他,你说上午要去接孩子,没来得及和我打招呼。我想你就在这个年龄段吧。其实,算命先生正是抓住我们言语上的疏漏,再投其所好,人家就信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神仙,没有万灵妙药。我们要想学得更好,考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需要的是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去悟道。悟性,是我们学好所有功课、办好每一件事情的根基所在。悟性哪里来呢?这就需要我们遵循身心发展规律,自己积极的去修行和参悟,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智能逐渐变得更有力量和质量。
修行途中我希望同学们:“全力以赴,量力而行。”“全力以赴”是指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既然我们走进了这所学校,坐在了这间教室里,我们就应当全身心的投入每一节课、每一门学科。“量力而行”是说,我们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如果跳一跳,也摘到了桃子,但是却摔得鼻青脸肿,那就不值得了。我们需要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了解:我究竟是怎养的基础,我的智商如何,我的能力如何,我的家庭条件如何……这一系列的因素综合起来,就可以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
比如说,我们高三的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有3到4门还没有通过,你为什么还要一条道走到黑?——明年为什么一定要参加补考呢,以后还要参加高考?如果会考都很难通过,高考会考出什么理想的成绩吗?条条大路通罗马,你为什么不去选择一个职业类的院校,学一门技术,尽早的挣钱呢?如果一定要参加高考,勉勉强强上了三本,家里还要给你出上好几万的代价——你还要承担高昂的生活费——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将你家里的积蓄一点点的都掏空了;接着三年下来,你又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流浪者。对此,我们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就会撞得头破血流。
高一、高二的同学还没有参加会考,我们还有机会。那如何在老师的引导下,把书本上的知识点都熟练的掌握了,这是需要慢慢的琢磨的。当你悟通了,悟透了,前景将一片光明。
我更希望我们的老师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要生搬硬套,不要用一根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师生双方都注意到这样的问题,我想,我们每一位学生的前景一定是灿烂的、光明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