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甘肃、宁夏、四川、内蒙被掩埋的童年苦 [催泪 慎入]


标签:
甘肃宁夏四川内蒙被掩埋的童年苦杂谈 |
分类: 荡涤心灵 |
甘肃、宁夏、四川、内蒙被掩埋的童年苦
黑龙贵、马拉地地处鄂尔多斯和乌海市交界处,一条几十公里的山沟,有几百孔白灰窑密密匝匝地蜿蜒而上,像溃烂的伤疤一般刺目扎眼。这里常年烟尘笼罩,一万多民工在这里工作,主要生产白灰,为电石厂,炼钢厂提供原料。几百孔白石窑,天天喷发着白灰粉和煤烟,一股股刺鼻的臭味不断向周围飘散。绿色,是与此地绝缘的色彩。
如果不是这些照片真实呈现
人们不会知道
还有这样惊悚[毛骨悚然的悚]的生活厄境[厄运的厄]
稚嫩的孩子在石灰粉包围中挣扎成长
-------
林立的烟囱占据了原来的草原,浓烟滚滚,气味刺鼻,城市和山脉都被遮蔽,在几公里外,看不清城市和山脉的轮廓。如果近千家重污染企业一起冒烟,方圆几十公里之内,中午就像是刚落日的黄昏。
旗盘锦通往乌海的交通要道上,每天有大量运煤和石灰的卡车通过。这几十里的路段仿佛《寂静岭》中的场景,能见度只有十几米。
--------
这些园区,无一例外都是以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为主要的引进对象。公乌素镇开发区、乌达工业园区、乌斯太工业园区、阿拉善左旗工业园区、棋盘井工业园区都挤在内蒙古西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不大的空间里。
--------
黑龙贵、马拉地,是其中著名的煤矿、焦炭、白灰生产基地,主要生产白灰,为电石厂、炼钢厂提供原料。石灰烧制工艺简单,仅仅需要一口窑,再用煤炭将运来的石灰石烧制即可。随着近年来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石灰的需求量大增,价格也一路上涨。
落后的生产方式把民工们暴露在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环境里,工人只能采用各种土办法保护自己。但无论如何,灰尘都能被吸进去。
----------
窑越开越多,对人力的需求也就一直不减。一万多民工来这儿打工,他们拖家带口,大多来自甘肃、宁夏、四川、内蒙等地的一些贫困地区。
最令人心痛的是孩子。许多夫妻带着孩子来白灰窑打工。他们并没有更多意识和条件帮助孩子逃避污染。
------------
他们在这里开山采石、烧窑、敲白灰块,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工作条件十分恶劣,浓浓黄烟和刺鼻的气味让人头晕流泪,即使盖上头巾戴上口罩还是呛得受不了。
烟尘中的二氧化硫每天都在威胁着民工们的呼吸道。人体吸入低浓度二氧化硫,会引起胸闷和鼻、咽、喉部的烧灼样痛,以及咳嗽等不适。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硫可引起肺水肿,甚至立即死亡。
【转载感悟:我猜这是张全家福吧,左面女儿淡淡的微笑中透着一丝忧伤,而她身后的母亲,手中拿着鲜绿蔬菜的,肯定就是妈妈了,望着她那慈祥淡定表情,泪不知为什么,禁不住地夺眶而出。。。呜呜呜。。。
家中的三个男人的影子也变得模糊。。。呜呜呜。。。就数那小弟弟的脸上的灰最多。
上天啊,愿您保守这一家人吧。。。呜呜呜。。。是什么,让人间变成地狱一般啊。。。
又是什么,让妈妈的脸上,洋溢出荷花般的发自心底的喜乐和淡定?
像开山采石灰石的民工危险性就很大,每年都死伤几十人。烧窑工也很危险,经常中毒休克。技术含量最低的工种是敲石灰块,这活虽然脏点,但相对安全。即便如此,也干不了几年。民工们患上咳嗽、咽炎的概率非常高,一旦病重就只能回老家了。
--------
马拉地严重缺水,民工一家老小脏兮兮的脸也没法洗,吃了饭马上就得上班去。
其实为了应付突击检查,不少窑已经添置了脱硫的除尘设备。但为了控制成本,这些设备大多成了聋子的耳朵,并不启用。粉尘污染依然非常严重。因此窑厂的老板们都很少到这里来,每天靠工头监督干活。
[转载有感;这个姊妹,虽然不能看到她的脸面,但是我却仍然可以从这个凝固的瞬间,感觉到她的精神,宛然就似一位故事的女主人公,一位女英雄的气质。在悲切的昏暗的地狱般的背景中,
亭亭玉立的她,犹如一朵鲜花,倔强地绽放着。从她所选的衣服的颜色,您可以感受到她内心的世界:粉色的内衣,绿色的外套,黄色的头巾,和谐的亮色混搭,就似高原上的格桑花,拒绝被浑天黑地所吞没。她的姿势和神气,不知为什么,也让我想一些罗马的雕像。我的心,为她的活力而感到颤抖。上天啊,愿你保守她,和她周边的人吧。愿您的天堂,能早点来到人间吧。]
【转载有感:催泪。。。
【在这地狱般的存在之中
【难道他们是天上的一队小使者
【下面就是他们的小手吗?。。。呜呜呜。。。天哪。。。
【此情此景
8岁的马琴跟着妈妈从宁夏固原来到马拉地,因上学地方太远,马琴辍学了,每天跟着妈妈敲打石灰。
【转载有感:马琴哪
我最近在《青年文摘>>上面看到一篇张凯写的名为《你们幸福死了》的文章,
文章开始的内容是一位煤矿工人在井下工作时的原生态:
1、描写下井时,作者这样写:
世界一瞬间就黑了下去,巷道里的
白色雾气在矿灯光束中面目狰狞地翻滚。
巷道两侧,巷壁上稀里哗啦
无休止地滴淌着不明的水流……
我们听着,看着,感受着一切,
下面迎接我们的将是什么?
不只一次,眼睁睁地看着工友,在自己身旁
倒下或消失,而今天我们也许将步他们的后尘。
我们的内心都充满了未知的恐惧,
每个人都在心里祈祷,不要荣华富贵,
不要功成名就,不要儿孙满堂,我们只
希望很好地活着……
2、描写工作环境和状态时,作者这样写道:
怎么形容那种场面呢?
这是一个昏暗、沉闷、狭小的所在,
工人一律赤了上身,脸上的煤尘,因是一粒粒
落上去的,所以显出毛茸茸的黑色。
胸膛、肚皮、背上蠕动着黑色的汗液……
一线,你完全可以理解为战争的前线!
瓦斯、煤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硫化氢、水蒸气……
灾难就从这儿爆发!
他们匍匐在煤泥里,上面是
随时有可能坠落的几十吨重物;
他们强行给只识别氧气的肺叶以粉尘、毒气……
3、描写到矿工的午餐时,作者这样介绍:
午餐用小塑料袋包着,里面是
两个夹了黑咸菜瓤子的馒头。
冬天,馒头的外皮像石头一样又冰又硬,
再有力的牙齿也拿它没辙,于是
我们剥了皮只吃心子……
4、描写换水泵的工作时,作者这样写:
水没过我的膝盖,爬上我的屁股蛋子,
我打着冷战,装满泥沙的靴子异常沉重,
上身淋着净是各种机油味的水滴,有的
还不断地渗入嘴角,咸咸的,有些苦涩。
这篇文章读到这里,一直给人的感觉都是
非常的沉重和压抑,感觉到生活是这般不易和艰难。
唯有行文到了最后,作者笔风一转,写升井的时候这样说:
推开井口的风门,整个人如鱼得水,
闭着双眼酣畅地游,似乎这一辈子
都没见过这么好的阳光……
再推开另一扇门,
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房屋、
泛着绿光的树木、穿干净衣服的男人和女人、
苍翠无边的山、山腰上慢爬的汽车、山脚下
伸向天尽头的小溪、觅食的小鸟、娇嫩的花朵……
这一切都有血有肉、活蹦乱跳地在我眼里展现它们的可爱。
我黑着脸,发自肺腑地感叹着:多美啊!
杀了我,我也不相信有谁会厌弃这个尘世!
我羡慕你们啊!
提着板凳卖凉皮的,
拿着报纸坐办公室的,
洒着热汗种庄稼的,
骑着电动车卖报纸的……
你们幸福死了!
读完这篇文章,不由得你不感动,
我们那看上去平凡琐碎的生活,
原来一直被忽略并熟视无睹,
原来在一个成天活在生存边缘的煤矿工人的眼中
它竟然是这么的无比幸福!
可是我们有几个人
能够体会、能够发现
在这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生活中
所蕴含的快乐和幸福呢?
一个哲学家不小心掉到了水里,
被救上岸后,他说出的第一句话是:
呼吸空气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的确,空气,我们看不到,
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意识到,但是
失去它,你才发现,它对我们原来那么的重要。
原来只要能够活着,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其实无处不在,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体会,倘若用心体
会便不难感受:
得到一本心仪已久的好书是快乐的,
无偿献血是快乐的,和朋友一起
在春天去踏青是快乐的:
见到分别已久的爱人是幸福的,
刚刚被母亲亲吻过的孩子是幸福的,
因为进步被老师奖励了一支铅笔是幸福的……
生活的幸福是对生命的热情,
为自己的快乐而存在,在那些
看似无法逾越的苦难面前,依然
能够仰望苍穹,快乐便会永远伴随左右。
【令人想起那位手中拿着绿菜的妈妈】
【还有那位格桑花】
【还有那一小队天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