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高雅饮食文化特色风味小吃《崇明糕》
(2012-04-20 20:39:38)
崇明一到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蒸崇明糕,崇明糕是一种象征,它象征着新春的来临、象征着万象的更新、象征着生活的节节高、象征着幸福、象征着健康;从春节藏到重阳节吃的崇明糕叫撑腰糕,重阳节时吃的崇明糕预示全家人个个身体健康结实。这是我们崇明的风俗习惯。
崇明糕是崇明岛先辈们遗传下来的一种高雅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流传:“自有崇明在宋朝,同龄就是崇明糕”,崇明糕吃起来甜甜的、糯糯的、香香的,糯而不粘,糕体紧实、实博,很有嚼劲、咬劲。崇明糕特点是,选料讲究,配比合理,甜度适中,果肉适量,蒸煮科学(没有添加剂,却能不放在冰箱内,正月十五前不会霉变)。崇明糕是崇明的特色风味小吃。崇明糕,还是自家蒸的好,在外面买或者是请人做的崇明糕,味道没有自家做的好(选米与做工的关系)。
崇明糕的吃法:
1、
2、
3、
4、
崇明糕的做法:
蒸崇明糕首先是挑选米,挑选的糯米与白米首先都是崇明米,挑选的不管是崇明糯米、崇明白米都要透明玉色状,米的胚芽部(米眼睛)呈乳白色或淡黄色,闻起来有股浓浓的清香味;糯米乳白色,不透明,粘性大;糯米分为籼糯米和粳糯米两种:籼糯米米粒长椭圆形或细长形;粳糯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白米色泽玉白、晶莹惕透、鲜亮、通透性好、颗粒大小规则,每一粒白米的根部有一个向内凹陷的白色或淡黄小孔(是米粒与稻杆相连接的部位)闻起来有一股稻草的清香味,抓一把米轻轻地撮一撮有一点发涩,抓一把米松开,没有糠粉和杂质,取几粒米放到嘴里,有淡淡的甜味,用牙咬白米,坚硬、声音清脆,齿间留香;
崇明糕是糯米和白米按一定比例制成,主要步骤有:配米,浸泡,打粉,和料,蒸制。配米根据所选糯米和白米的特性而定,一般选择7(糯米):3(白米)和8(糯米):2(白米)的居多,因为正宗的崇明糕并非是纯糯米制成的,所以才能达到糯而不腻的口感。
在打粉的前一天把糯米洗干净,然后浸泡一个晚上(浸泡时间的长短是关键所在),约10多个小时,第二天瀝一下水份,然后拿到碾米的地方打成粉,接下来就是和料,和料是指为崇明糕中添加所需所有辅料,其中加白糖和红糖(10斤粉加3—3.5斤糖)是必须的(如果是白色的糕就放白糖拌在粉里,如果是红色糕就放红糖拌在粉里),另根据需要添加红枣,蜜饯,核桃仁,松仁等材料。通常以白糖红枣的崇明糕居多。
蒸笼在蒸糕前须在蒸笼内四面和蒸笼底层涂上食油(防粘),然后在锅中放满水,烧一锅开水,水沸腾后,把放好的米粉的蒸笼放到锅上蒸,蒸的时候要逐渐一层一层撒上米粉,越往上面糕越难熟(蒸的时间是不确定的,视情况而定),等最上面一层粉熟了之后,盖上盖子再蒸一会,把蒸熟是最后一步,也是最考验蒸糕师傅功力的一步,选用合适的蒸笼,调好适当的蒸汽力度是蒸糕师傅功力。好的蒸糕师傅可以制作出口感纯正糕体实博、紧实,很有咬劲、嚼劲,糯而不腻、不粘香香、甜甜的崇明糕。蒸崇明糕是利用水蒸气把糕蒸熟(注意不要漏气,用布堵一下)。过年时蒸崇明糕我们家有时也会把崇明糕蒸坏,崇明自古传说蒸坏崇明糕要触霉头的,因而,许多人家情愿出钱请专业蒸糕师傅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