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六朝如梦
六朝如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907
  • 关注人气: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典作家与计划经济

(2025-07-20 21:58:50)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的著作中首次提出了计划经济的概念。他们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将摆脱资本主义的无政府状态,实现有计划的发展。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中指出,社会主义将消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取而代之的是有计划的社会生产。马克思则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将通过劳动时间的社会分配来调节各种劳动职能与需要的比例。

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计划经济理论主要是基于理论推导,缺乏具体的实践指导。他们设想的是一种完全无商品生产和货币的社会,这与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尽管如此,他们的理论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尤其是在苏联和中国的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列宁在苏联十月革命后,首次将计划经济理论付诸实践。他提出了制定统一经济计划的思想,并组织专家编制了《全俄电气化计划》。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实现有计划的发展,以消除资本主义的无政府状态。他在《论统一的经济计划》中强调,国家应成为调节俄国全部生产的机关,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

列宁的计划经济实践主要集中在苏联的工业化进程中。他通过五年计划来指导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列宁的过早逝世使得他的计划经济理论未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衣钵,进一步发展了计划经济理论,形成了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斯大林在列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计划经济理论,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苏联通过五年计划来指导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也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条件。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计划经济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如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等。为了克服这些弊端,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形成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