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依附论的特征
(2025-07-15 07:14:26)传统依附理论陷入争议
尽管依附理论自提出以来便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但在其成长过程中也伴随着质疑与争议。产生的质疑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理论夸大了依附关系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部分国家经济崛起的实例对该理论形成的冲击;传统依附理论的研究议程忽视了因国家自身原因导致的经济发展失败。
1.夸大了依附关系的负作用。
传统依附理论面对的最直接批评是它过度地夸大了依附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依附理论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所有合作都持批判态度,强调外部因素
(如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分工等伴随着世界市场发展形成的现象)是导致后发国家处于贫穷现状的根本原因。
这个视角简化了后发国家经济治理失败的原因,不仅让依附理论无法理性识别真正的依附关系,削弱了理论的准确性,而且使之表现出 “原教旨”和
“排他性”的特征。
它选择性地将欠发达国家无法崛起的原因完全归结于经济全球化,这样其结论就异化为对经济全球化的批判。其次
,在 “原教旨”立场的影响下,依附理论展现出
“排他性”的特征,具体体现为传统依附理论置后发国家在与现存国际体系产生联系的过程中发生质变的可能性于不顾,认为后发国家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僵化地认为只有脱离国际经济体系才能实现自主的经济发展。基于这个立场,相关研究大多过激地把
“脱钩”视为后发国家实现发展 “破局”的唯一出路。
前一篇:多斯桑托斯新依附理论
后一篇: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