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2025-06-24 17:23:56)“我们党领导的金融事业,归根到底要造福人民,与一些国家金融为资本服务、为少数有钱人服务的本质截然不同。”新时代以来,从实现全面小康到迈向共同富裕,金融资源始终是有力支撑。
“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成为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观点,为做好新时代的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
近代以来,世界强国的崛起往往同其金融能力有关,一些大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几乎都是从工业大国、贸易大国再到金融大国。
“金融在国民经济总体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金融工作搞得好不好,金融能否稳定,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全局,关系着国家的安定团结。”30年前的1995年5月
“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2023年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明确了五个重点领域,也锚定了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着力点。
40年前,勉强达到“经停过站机场”最低标准的高崎机场,难以满足厦门经济特区发展需要。而初创的厦门航空资金短缺,根本无力承担购买飞机的巨额费用。
为解决厦门机场建设资金缺口问题,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同志在全省首创“借外债搞基建”模式,成功争取到了科威特政府1800万美元贷款;为解决厦门航空飞机短缺问题,*同志协调金融机构担保,向美国波音公司租借了2架飞机用于厦门航空运营。
“运用现代金融手段筹集和配置资金支持经济发展,在那个年代几乎没人能想到,但*同志就是拥有这样的眼光和魄力,把当时看来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原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行长周业樑说。
宁德地区财政局入股兴业银行,是**同志拍板决定的,这项决定让宁德地区金融发展和兴业银行本身都受益良多。”兴业银行首任行长陈芸说。随后,兴业银行加快宁德地区机构开业布点,下沉县域,为宁德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银行业总资产全球第一、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指引下,金融业自身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持续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