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相关的分类
(2025-05-01 21:24:10)1. 公益性国有企业
该类企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公交、地铁、环卫、国防设施、公共卫生保健、义务教育等。由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容易出现外部性和搭便车行为,私人企业不愿意进入,进入后无利可图,所以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必须、也只能由公益性国有企业来“垄断性”提供。公益性国有企业不以盈利为目的,其绩效衡量标准应是社会或公共绩效,即向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对其进行评价的依据。目前,公益性国有企业存在着较大程度的过度市场化倾向。
2. ( 合理) 垄断性国有企业
该类企业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自然垄断行业具有规模报酬递增和成本递减的特征,如
输电、管道燃气、自来水、铁路运输、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基于这种特征,其产品或服务应该按边际成本来定价。为了既最大程度地提高社会福利,又保证企业不至于亏损,一般采用平均成本定价,按此定价方法,企业不赔不赚,通过收支平衡来保证实现社会福利的极大化。而如果由私人资本控制,则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很可能会大幅度上升,从而影响消费者福利的提高。对这类企业,应当主要以公共绩效同时辅之以财务绩效(
以成本控制
为主要指标) 进行评价。
二是稀缺资源垄断性国有企业。稀缺资源是指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石油、黄金等矿产资源,为防止资源过度耗竭,保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也必须由国有企业来经营。不过,一方面,为防止稀缺资源的消费过度,其定价应由市场决定,这意味着企业能赚钱;
另一方面,为防止企业因能够赚钱而过度开发稀缺资源,必须对国内稀缺资源开发征收高额资源税。也就是说,这类企业赚的钱必须全部上缴国家财政,然后通过国家财政支出回馈公
众。
以上两类企业都是垄断企业,但从保障公众利益角度来说,这样的垄断属于“合理”的垄断。
3. 竞争性国有企业
竞争性行业十分广泛,包括制造业、商业、服务业等,是私人资本大量存在的领域。目前,在竞争性行业保留部分国有资本,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实现政府调控经济的职能。政府为了实现调控经济的目标和发展规划,需要部分国有企业分布在一些对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竞争性行业,并保持一定的控制力。第二,维护经济稳定。中国市场发育程度还不充分,私人资本力量有限,国有企业还有必要保留一部分在竞争性行业中以维护经济稳定,避免过快退出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三,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国有企业能够通过资金和技术优势迅速培育新的产业,推动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竞争性国有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能够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政府调控目标。
前一篇:股份制激发国企经营积极性
后一篇:我国稀缺资源垄断型国企之黄金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