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发展产城融合之外的城市更新
(2025-04-20 21:26:45)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1958年8月,在荷兰召开的第一次城市更新研讨会上,对城市更新作了有关的说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或出行、购物、娱乐及其他生活活动有各种不同的期望和不满。
城市更新,是指通过维护、整建、拆除、完善公共资源等合理的新陈代谢方式,对中心城区建成区内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整治、改善、优化,从而实现房屋使用、市政设施、公建配套等全面完善,产业结构、环境品质、文化传承等全面提升,更好满足人们的期望需求,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建设活动。
虽然更新改造几乎伴随着城市发展的全过程.但是现代意义上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运动(urban
renewal)则是始于1960年代1970年代的美国。由联邦政府补贴地方政府对贫民窟土地予以征收.然后以较低价格转售给开发商进行“城市更新’。虽然城市更新综合了改善居住、整治环境振兴经济等目标.较以往单纯以优化城市布局改善基础设施为主的“旧城改造”涵盖了更多更广的内容但是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却相当多.特别是对于有色人种和贫穷社区的拆迁显然有失公平.因而受到社会严厉批评而不得不终止。1980年代后.美国的大规模城市更新已经停止,总体上进入了谨慎的.渐进的脱社区邻里更新为主要形式的小规模再开发阶段。
前一篇:产城融合的城镇化模式
后一篇:商服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