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非农化与农业现代化
(2025-04-19 08:51:18)
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为:一是人口流动性,主要体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区域流动的过程,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二是时空的协调性,体现为渐进式的推进城乡区域不断融合;三是经济的有效性,体现为产业的非农化和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非农占经济结构主导。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一是较高的现代农业科技贡献率,表现为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发展动力,以现代化管理为标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二是完备的农业基础设施,表现为发达的农田水利设施、
畅通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标准的商品粮棉生产基地、有力的用材林生产基础和防护林建设以及城乡趋于一致的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气象公共基础设施;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生产力较高,表现为整个农业产业过程(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机械化全面应用,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四是土地产出率较高,表现为土地规模不断扩大,单位土地面积产出较高;五是农业产业化发展,表现为纵向一体化经营和横向一体化经营不断深化,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六是
发达的农业教育、科技推广体系,表现为劳动力综合素质较高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七是城乡一体化,表现为城乡要素资源配置公平,公共服务基础享受待遇趋于一致;八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表现为生态经济社会相协调。
前一篇: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后一篇:超大城市产业之批发零售市场与菜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