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财政宏观调控的形势研析
(2025-02-26 20:38:18)黄石市财政宏观调控的形势研析
财政收入增收乏力,财政自给率偏低,市级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相对偏弱。
一是看税收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仍是税收贡献的主体,财政收入增长后劲不足。作为老工业城市,制造业是黄石市第一大主体行业,占全市税收比重在31%左右。批发零售业是黄石市第二大行业,占比约20%。二是看税收质量。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占比为64%,较以前年度明显下降,其中阳新县一般公共预算税占比仅40%非税收入过快增长,主要是矿权出让收入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大幅增长,非税收入的过快增长以及非税收入占比过高,影响财政收入质量,不利于促进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三是看财力分享。中央和省级已全面出台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收入划分、转移支付制度等体系,多数用途明确,部分与地方现行体制和政策不相符;“四税”上解与地方税收增幅同增同减及增值税、所得税超基定额返还体制,抑制了市县发展的积极性。
财政资金统筹能力呈减弱趋势。一是财政存量资金盘活空间减小。新《预算法》实施后,财政存量资金规模逐年缩小。二是土地收入不确定性。市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连续多年通过调入土地收入来保证收支平衡,当前土地市场持续遇冷,土地收入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三是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盘活能力有限。全市资产有偿使用收益呈下降趋势,2022年累计完成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收益0.22亿元,较2021年略有下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收益规模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