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人工智能
(2025-02-04 13:11:39)
具身智能(Embod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EAI)是一种基于物理实体进行感知和行动的智能系统。它通过智能体与环境的交互来获取信息、理解问题、做出决策并执行行动,从而展现出智能行为和适应性。传统的人工智能通常依赖于抽象的符号计算,而具身智能更强调通过物理身体的感知、运动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来实现认知。
2024年,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具身智能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成功推出了多款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够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进行自主感知和决策。同时,具身智能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在动态交通环境中的感知与决策能力显著提升,无人驾驶汽车实现了城市级的应用落地。
2024年11月23日,具身智能入选2024年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前沿热点词,由第四届全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发布。
具身智能理论认为,智能不仅仅是大脑的产物,还涉及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具身智能的核心观点是,智能行为不仅依赖于信息处理能力,还依赖于智能体的感知和行动能力,即通过感知环境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来解决问题。具身智能在机器人学、认知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机器人领域,具身智能促使机器人通过与物理世界的互动来自主学习和适应复杂的环境。与传统的基于规则或符号的智能系统相比,具身智能强调“身体”在智能系统中的作用,认为通过身体的直接感知和操作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动态、多变的外部环境。因此,具身智能不仅关心智能体的计算和认知能力,还关注其在真实环境中的物理表现和行动策略。
在20世纪80年代,受“具身认知”理论启发,具身智能的概念逐渐成型。研究者开始质疑传统的符号处理模型,认为智能不仅是大脑的功能,而是身体、环境和智能体之间互动的产物。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具身智能的发展受到机器人学的进一步推动。1991年,布鲁克斯提出了“行为智能”(Behavior-Based
AI),认为智能系统应直接通过与环境互动来体现其高度的适应性,而非依赖内部模型 [4] 。这一突破性工作成为具身智能的一个里程碑,引导研究者从计算能力转向身体与环境的交互,推动了机器人在适应性和环境交互方面的创新发展。
前一篇:ChatGPT
后一篇: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目标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