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智库对宝鸡高新区的评价

园区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核心组成,尤其是以国家级高新区和经开区为代表的产业园,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每个城市创新发展主引擎的作用。
前不久,工信部下属赛迪顾问研究中心通过对全国近400个高新区、经开区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形成发布了《2022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
事实上,除了自身发展优势外,也与榜单评价体系有关,不仅是依据传统的生产总量来进行考量。
指标体系综合科技创新、产业跃升、开放协同、三化转型与投资环境五大主要部分,并继续细分24个评价维度与二级指标。譬如比重最大的科技创新,参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等数据;譬如产业跃升,还分析了上市企业数量、营收产出强度等指标,评价选取项目颇为全面……
综合评价体系
宝鸡高新区实现位次递增6名,排名上升至第85。借助占宝鸡不到5%的土地面积(52平方公里),产生了约15.4%的GDP总量,并培育八成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在大环境下,宝鸡能够突破重围,上榜百强,实属不易。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个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西部重点省份上榜园区位次变化
NO.2 | 贰
今年以来,宝鸡高新区全力以赴防疫情、稳增长、保安全,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工业技改不断提速,上半年新引进钛普稀有金属高性能钛美合金生产线等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17个,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3%,顺利实现了“双过半”目标,经济社会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聚焦“四带四轴”“四大板块” 加快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十四五”期间,宝鸡高新区的发展定位是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绿色发展,建设“一谷二中心三区”,即中国钛谷,西部科创中心、西部制造业中心,西部创新驱动示范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全市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打造“三个千亿产业集群” 当好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十四五”期间,宝鸡高新区将强化要素驱动,加快形成钛及钛合金、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三个千亿产业集群”。
抢抓机遇迎接挑战 创新发展动能更加充沛
今年以来,宝鸡高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引导、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创新平台建设加速推进,区内企业创新热情不断被点燃,产生了一批新成果、新标准、新技术、新平台,其中近10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8月5日召开的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宝鸡高新区要“加快钛及新材料产业园建设,提升综保区开放度,高起点推进科技新城核心区开发建设”。
01/加快钛及新材料产业园、航天液体动力制造产业基地等产业化项目建设,西北有色金属宝鸡创新研究院年内组建运行,陕西钛谷集团围绕“百亿产业、百亿贸易、百亿金融”目标全面启动运营,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02/加速融入协同创新大局,秦创原宝鸡高新飞地孵化器年内入驻运行,秦创原宝鸡创新中心三季度挂牌,年内至少再培育瞪羚企业10户。
03/加快宝钛路改造、渭河水生态治理等42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实施,年内打通高新二路、建成开放九路生态游园,高铁新城基础设施全部完工。
04/启动总投资300亿元的科技新城核心片区整体开发项目,国庆节前伐鱼河文化公园全面开放,年底科创中心主体封顶,加快建设综合保税区国际跨境电商集中展示交易中心,常态化运行中亚、东南亚班列。
05/力争三季度开工建设市妇幼保健院高新分院、市人民医院高新分院,9月份建成投用宝一中高新校区,年内启动市口腔医院高新分院、宝鸡中学科技新城校区建设。
实际上宝鸡高新区已历经长期发展的摸爬滚打,步入“三十而立”的阶段,为整个城市起到了引领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