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内容
(2024-11-28 09:00:09)其次,金融市场化困境在于传统结构性利益格局的
“过度保护”。上海自贸区建设的重要使命是金融市场化,金融市场化的实质是资本自由化,资本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具有“世界的祛魅” ( the
disenchantment of the world)
的解放作用,揭示的是现代性之下人对主体自我的强烈诉求。金融资本的不断发展之路,也就是对包括传统与迷信在内 神圣性”事物的不断
“袪魅”之路。但是, 《中国 (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
有这样的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实际上这一
“措施”限制了我国民营金融企业单行进入上海自贸区,不利于我国民营资本参与我国金融行业的改革事业。目前,我国国有银行占据中国货币市场流通总量比重超过
80% ,受到政府保护的广度与力度也最大最强。有人戏称,他们只需 “躺”在那里,依靠利息差就能成为世界 500
强。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实施细则之所以迟迟不能出台,甚至有学者不赞成它来搞汇率与利率市场化的试验,就是囿于 60
多年来中国金融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垄断利益与既得利益等 “老大难”问题。2014 年全国
“两会”就有业内人士坦陈,“人民币如果真是走向国际化,还有很多 ‘家庭作业’没有做好。”
人民币国际化要做的 “家庭作业”,就是包括稳步推进和逐步实现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因为金融市场化困境的根子不在于能否与
TTIP和 TPP 接轨,而在于我国旧有传统的结构性利益格局 “过度保护”政策如何逐步解套。
前一篇:开放通道建设
后一篇:上海自贸区试水外币利率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