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替代供应链
(2024-11-14 13:30:32)
近日,英国知名财经媒体《经济学人》周刊在文章中创造了一个新概念—Altasia,认为从日本北部的北海道,经过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东盟国家到孟加拉国,并一直延伸到印度西北部的古吉拉特邦,这一新月形地带将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亚洲替代供应链”。
《经济学人》列出5个指标支撑这一构想:第一,2022年前9个月,这14个经济体对美国的出口额超过6000亿美元,与中国对美出口额大体相当。第二,该区域的劳动年龄人口以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总和都超过中国。第三,该区域许多国家的工资水平远低于中国。第四,Altasia的很多成员国也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成员国,这一协定为中间品的延展提供了制度基础。第五,很多跨国公司已经将投资从中国转移出来,并持续增加在新月形地带的投资。
《经济学人》还进一步断言,从理论上讲,“亚洲替代供应链”内部存在着分工持续深入的足够空间,但在实践上能否奏效,还要看地缘政治秩序的进一步发展。实际上,《经济学人》没有言明的地缘政治秩序就是中美“战略博弈”。众所周知,为了遏制中国,美国一些人提出“友岸外包”概念,想要在美国的盟友和伙伴之间重新构造新的生产网络,将中国排除出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亚洲替代供应链”的提出与这种预判如出一辙。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非《经济学人》第一次发布有关外资从中国转移,并认为中国丧失全球生产地位的论述。16年前,在一期名为“在中国制造的问题”的专题报告中,《经济学人》已经揣测,“越来越多的公司得出结论,中国不一定是最好的生产地。”
前一篇: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西安开放
后一篇:养老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