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国家汇率制度的演变
(2024-10-21 11:10:12)
美国无力维 持规定的汇率波动幅度和黄金官价,以美元 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就此宣告瓦解。1973年 以后,浮动汇率制取代了固定汇率制。 但大 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拉美国家,没有很快 放弃固定汇率制,而是将它们的货币钉住美元或法国法郎等单一货币;或钉住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 SDR) 。从80年代初 起,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才开始实行浮动 汇率制。 据统计,1975年,大约有75%的发 展中国家实行某种类型的固定汇率制,占发 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70%;而1996年这一 比重已降至50%以下,占发展中国家国际贸 易的20%。 从总体看,实行固定汇率制的 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少;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
汇率制度正在朝着越来越灵活的方向发展。
拉美国家汇率制度大体上也经历了类似
的演变过程。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前它
们主要实行固定汇率制。
在这之后,大多数 拉美国家将其货币与美元挂钩。 80年代后 期,随着经济改革与调整的深入,拉美国家 开始逐步转向浮动的或相对浮动的汇率制
度。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76年拉美 国家中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有19个,实行 较为灵活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国家有7 个;没有一个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而到了1996年, 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减少到3个,实行浮 动汇率制的国家增加到9个,大多数国家都
采取介于两者之间的比过去相对灵活的汇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