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户部库银

(2024-10-14 22:38:10)
被视为“天下财赋总汇”的户部银库,和浮现在我们脑海里的“国库”就有所不同。所谓的户部银库,它确实是具体的银两储藏库,在这个银库中,最多时也就是乾隆盛世时曾实实在在地保管了八千万两(约3000吨)的白银,而这些银子,便是户部所能动用的全部财富。
可需要指出的是,户部银库所藏的银两仅仅是大清收入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而“国库”岁入指的才是大清国全年的收入总和。在全国征收的赋税中,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被运送到户部,而是在本省出纳,或不经过中央直接在各省之间流通。按例,大清的每个省都有自己的藩库,而其下的道、府、州、县也各有藩库,这些藩库加上京城户部银库总和,才能称为是国库。
虽说运往户部银库的税银,其经常性开支的去向主要是京城的八旗经费及在京官僚的俸银,但正如人们经常指出的那样,在传统中国,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也就是说,户部尽管没有收到全部的税银,但地方上的藩库存银也是归户部掌控的。地方上这些预备金主要用于地方经常性的开支以及特殊开支,所谓的特殊开支其实就是应对突发事件,如灾祸、战事等,地方可以支配这些税银。不过每笔开支都要报户部等级,每年还要进行一次奏销。这种制度在太平天国之前一直奉行,中央对地方财政有绝对的掌控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美联储
后一篇:我国古代货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