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持久探索,全球海洋治理已经形成以联合国为中心,开放包容、平等协商为基本原则,促进共赢、普惠为目标,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委员会、联合国海洋大会等国际公约、机构、地区条约和合作机制构成的多边秩序。这些规则和制度为主权国家之间开展国际和区域海洋治理合作确立了规范和框架,也使得全球海洋治理取得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令人鼓舞的进展与突破。
联合国的系列研究显示,2009年至2018年间,海洋温度的持续上升已导致全球14%的珊瑚礁遭到破坏。2022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约高出了1.11,而当全球升温1.5时,珊瑚礁将减少70%至90%,而当全球升温2时,几乎所有(多于99%)的珊瑚礁都将消失。另外据测算,1900年以来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约20厘米,并且上升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每年的上升速度达到3毫米。海平面上升致使越来越多的岛国和沿海居民可能面临流离失所、家毁人亡的灭顶之灾。
由于气候变化和过度捕捞叠加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已有30%的鱼类种群被过度捕捞,超过50%被充分捕捞。1970年至2018年间,过度捕捞活动已导致海洋鲨鱼等鱼类数量减少了至少71%,部分海洋物种面临“种族灭绝”的危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