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直观理解“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实质上是求交集。
“线性”更准确讲是“linear即直线的”。
当把每一个方程视作空间约束(二维是直线,三维是平面,以上是超平面)后,
交集的可能性易见:
二维时,两条直线可能是①平行(无解)②相交(唯一解)③重合(无穷多解)
三维时,两个平面可能是①平行(无解)②相交(无穷多解)③重合(无穷多解)
线性方程组“齐次”与“非齐次”是什么?
所谓“次”指未知数x作幂函数底时对它所取的次数,这里研究线性,故取1次。
“齐次”来自“homogeneous即同性质的”,故方程内各xi取同次,线性时,故均取1次。
而线性方程的“齐次”与“非齐次”差别仅在于常数项是否为零,“非”体现在哪里?
0=0xin,即对不定次未知数乘系数零,n当然包括1。
b=bxi0,这里未知数的次数为0≠1,故“非齐次”。
齐次线性方程是过坐标原点的,非齐次线性方程由于存在非零偏移量b,故不过原点。矩阵可视作一种变换,也可视作向量在空间中的静态位置关系。
上图中的矩阵Am×n如果从后者的角度出发,可有如下两种解释。
①
即3个2维向量在2维空间中存在,如上图右侧坐标,3个向量在2维坐标系内共线。
②
即2个3维向量在3维空间中存在,如上图左侧坐标,2个向量在3维坐标系内共线。
注意:不论从行列出发考虑,几个向量所张成的空间都是1维的(沿红色箭头),因为共线。
当A作为系数矩阵时,线性方程组的解是什么呢?
先看齐次时,即AX=O
①
由于2个平面均过坐标原点,没有截距,不好直观把握,但通过两行成比例,
可得知2个平面重合,故解为无穷多,且就是这2个平面重合所在的这个平面。
②
③
的3维空间内,寻找过原点且与这2个向量同时不做功(⊥)的向量的全集。
由于这2个向量共线,故此全集应该为一平面,且包含0向量。如图左侧灰色平面。
(同理对于矩阵AT,其对应全集为一条过原点直线,如图右侧灰色箭头直线。)
以上,得到的解的全集,称为AX=O的解空间。
由于解空间是子空间,对加法与数乘封闭,故可以找到一组基来表示,也叫基础解系。
齐次线性方程均过坐标原点,所以平行就只能重合,故AX=O总有解。
要么是零解(rank=n),要么是无穷多解(rank<n)。
零解:2条直线仅在原点处相交,3个平面仅在原点处交汇。
无穷多解:2条直线重合,3个平面其中某2个重合、3个重合、于一条直线处交汇。
再看非齐次时,即AX=b
由于存在非零偏移量b,便多了平行的可能性,导致无解。
此时将Am×n看做一般矩阵,先探讨秩(rank)与m和n的关系。
①
即A的空间张成维度 ≠ (A | b)的空间张成维度
说明向量b不在A张成的向量空间内,因此找不出一组未知数用A的基构造b。
②
r(A)= n 说明AX=O只有零解,由于b只起平行偏移的作用,
故仅在原点处交汇变为仅在不同于原点的某点处交汇。
或从矩阵是一种变换的角度考虑,|A |≠0,变换不会丢失信息。故像b必有唯一原像X。
③
的原像X均是解,因为X所在维度高于A,故至少多出1个自由度无法被A约束。
以上,得到的不过原点的解,即为AX=b的全部解,也叫通解。注意它不是子空间。
可以理解为在AX=O的解空间的基础上,平行偏移了一个位置所得。
故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由AX=b的某一特解与其导出组AX=O的基础解析所矢量合成。
图中所示A将3维空间内的立方体,投影为2维空间内的一条直线。
左侧灰色平面所在空间为AX=O的解,立方体与此平面有交集的部分都将被压缩至原点。
类推地,平面沿红色箭头平移所扫描的立方体各断面,均将收缩至与红色箭头的交点处。
故直线上每个点,均对应3维空间内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按照AX=b解的结构的合成法则得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