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新旧版电影《沉静如海》
(2013-04-20 20:54:45)
很多编剧自信地认为,重现过去的经典电影无异于能够超越经典,但结果差强人意。比如根据法国作家韦尔科尔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沉静如海》即有1949年拍摄的和2004年重拍的两个版本作品。《沉静如海》与以往二战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它并不单纯阐述战争的残酷和德国军队的残暴,而是更深刻地揭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被占领国家人们的痛苦和憎恨,甚至包括占领军对战争和入侵的怀疑、厌恶和真诚的反思,内心纠结着光荣的梦想与现实的苦闷。重版编剧试图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以及揭示人性的情爱观等等。49年版与04年版在很多方面大不相同。
49年版以第一人称好像讲述故事般叙述事情的原委,然后铺展故事的情景镜头。我相信该手法更忠实于小说原稿,同时更接近于二战真实的社会现状。49年版的法国家庭由叔侄两人组成,平静的生活被征用房间的德国军官打乱了。演员们对敌人的愤怒和苦闷起初表现的强烈,演员脸上略为夸张的表情违背了《哈姆雷特》剧作关于演员如何表演的经典话语:“演员不可过火的表演,言谈符合行动,行动配合着语言,才能忠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演员不应为了表现内心交织的复杂感情而有意识地扭曲脸部肌肉、向观众展示深沉的表情,黑白电影加重了凝重的效果。49年版的作品无法被超越之处在于那无与伦比的大段抒情诗般的语言,从一位坚毅正直的德国军官嘴里滔滔不绝地涌出,惊奇之余令人着迷。比如当军官换了身便装,靠在壁炉若有所思地从法国的天气谈到他的家乡德国的森林时,炉火点亮了他的明亮的双眼,他又像是告诉他们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讲述最贴心的话:“......森林里全是密密麻麻的冷杉树,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白雪。这里的树很精致,雪像蕾丝一样点缀着它们。德国人就像是强大粗壮的公牛,耗尽所有的气力努力生存下去。这里则充满智慧、思想敏感而诗意......”背景音乐迟缓悠扬偶尔带着些许的激昂衬托男主角温和的情绪,增强了抒发真挚情感的效果,彼此相呼应。男主角表达着自己对战争的独特见解,认为“阳光再一次照耀整个欧洲”,他赞美房间有家的感觉而且有灵魂,有许多伟大的法国文学家,仅仅以“H”字母打头的就能罗列一连串人名。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德国的歌德。法国则充满了众多伟大的文学家,好像挤在剧院门口的一群人,简直不知该让谁先进场。然而音乐,则德国涌现出来的诸多音乐家,又是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男主角宽广博大的胸怀,对超脱民族和国界的文学艺术的不吝赞美,使得该部电影因此庄重静穆,令人肃然起敬。
04年版拍摄的是彩色电影。画面效果异乎寻常的美妙,清晰生动。因为电影技巧的跨越式提升,拍摄的自然景物人物形象比过去更加精致、细腻、逼真。从而展示了摄影技术独特之美,艺术之美。女主角朱莉.德拉姆,扮演德国军官的是迈克尔.加拉布鲁,男主角长相英俊,身材挺拔,女主角年轻漂亮,苗条柔美。人物相貌的选择成为现代电影艺术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现代电影票房收入和卖点的一大考验。04年版男主角好像唠家常似的独白,简洁舒缓,但是内容并不代表更多意义。男人那纤细的睫毛和略带忧郁的眼睛,预示着对前途的不可知与无奈,阴柔之美衬托了电影的沉重悲凉的主题----战争毁灭了每个人的往日宁静生活,德国军官的最后结局就是被派往可怖的俄国前线当炮灰。姑娘垂下默然的眼脸,当然脸上洋溢着明丽的微笑时候更加动人,此刻,坐在靠椅上则是沉默,沉默,沉重而固执的沉默,与男主角每日照例礼貌的问候和大部分时间的自言自语构成了这部电影最有名的特点,女主角由起初充满敌意的沉默到最后发出真诚的道别则是两版电影的共性。女主角终于对他产生了兴趣,想了解他,偷偷溜进他的房间看信件,依偎在他睡觉的床上陷入了冥想,仿佛感受了他作为一个男人的生息。仍然是沉默不语,但海边桥头上的惊鸿一瞥却包含了青年男女之间丰富意味的内涵。微微闪烁的镜头提醒关注男女之间的情窦。语言如诗一般的优美,尤其在大段的独白之间,令人丝毫觉察不到衔接的痕迹,男女的情爱美感如清泉一般静静流进观众的心境,这种感觉很美妙,不知不觉的,顺理成章的,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产生了好感。
所以,评论一部电影作品的优劣,关键看它创作的主题是什么,我们知道电影艺术最为关键的主题才是电影的灵魂。49年版作品尊重原著,所拍摄的影片思想深刻,发人深省。04版作品在思想境界上并未超越49版,它其实另辟蹊径,着重突出情爱主题,虽然偏离了小说轨迹,但它描述爱情的手法较为含蓄,点到为止。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