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临沂王景国
临沂王景国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42
  • 关注人气: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04月20日

(2022-04-20 09:47:11)

全民普法宣传学习《民事诉讼法》规定,法庭说谎后果有哪些?

在法庭上必须如实说出实情,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审判过程都不会偏离事实真相。但是一般情况下,不论是原告还是被告做陈述的时候都会偏向有利于自己的说法,但是法庭上是不允许说假话的,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民事诉讼法庭上说假话有哪些后果?

一、《民事诉讼法》法庭说谎后果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虚假陈述如何认定?

为促进诉讼诚信,打击虚假诉讼,中院出台了《关于在民事诉讼中规制虚假陈述的若干意见》,首次对九种情况认定为虚假陈述,并告知不利后果。诉讼参加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以认定为虚假陈述:

1、伪造、变造证据以证明其主张的;

2、在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已履行举证义务后,仍虚构法律关系及相应事实进行抗辩的;

3、就案件事实的陈述前后不一、存在重大矛盾且无法作出合理说明的;

4、在主张己方权利时,隐瞒对方已履行部分或者全部义务且不能作出合理说明的;

5、回避陈述自己参与事实的行为或者对自己知道及应当知道的事实,以“不知道”、“不清楚”、“不记得”等进行回答且不能作出合理说明的;

6、对自己签名、盖章书证的真实性拒不发表意见,经审判人员就法律后果进行释明后仍拒不发表意见的;

7、对有其他充分证据相互印证真实性的书证仍申请鉴定阻碍诉讼的;

8、对已经掌握或者应当掌握的证据仍申请法院调查取证,且不能作出合理说明的;

9、其他通过陈述、申请等方式阻碍民事诉讼活动且不能作出合理说明的。

综上所述,如果原告或者被告在民事诉讼法庭上说假话并且导致法庭审理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就触犯了刑法的相关规定了,而且如果说假话的情况比较严重的话,不仅自己之前说的真话也会被作废,还要被法庭罚钱或者关押,甚至还会被检察院以妨碍司法程序为罪名提起公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