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喜欢萤火虫的馋猫
喜欢萤火虫的馋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980
  • 关注人气:3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年上海野生萤火虫栖息地夜间观察活动(5月31日、6月1日、6月2日)

(2019-05-31 01:48:28)
标签:

野生动物保护

上海萤火虫保育

上海林业

野趣上海

上海乡土观察

2019年上海野生萤火虫栖息地夜间观察活动(5月31日、6月1日、6月2日)
  ——黄脉翅萤(成虫)。这种小型萤火虫的成虫仅米粒大小,在上海各区均有零星分布,但绝大部分的栖息地面积狭小、极端“破碎”和脆弱,极易因干旱、灯光污染、施用除草/杀虫剂、人为捕捉等原因而“群灭”。近年来,仅于青浦、奉贤发现过少量单处(以1万平方米计)婚飞数量超过100只的自然栖息地。总体情况是环境明显恶化中,栖息地逐年萎缩。
2019年上海野生萤火虫栖息地夜间观察活动(5月31日、6月1日、6月2日)
  ——黄脉翅萤的幼虫阶段需要阴湿环境,幼虫躯体具有象牙白样的色泽,以捕食烟管螺等微小型陆生贝类为主,属于陆栖萤火虫。
2019年上海野生萤火虫栖息地夜间观察活动(5月31日、6月1日、6月2日)
  ——条背萤在上海主要分布于水环境较好的青浦西部湿地,个体是黄脉翅萤的2-3倍,成虫发光亮度高,观赏效果明显。随着当地多处大型“开发”工程的陆续开工,条背萤栖息地将持续大面积萎缩。
2019年上海野生萤火虫栖息地夜间观察活动(5月31日、6月1日、6月2日)
  ——条背萤的幼虫生活在水里,以捕食椎实螺等小型水生贝类为主,属于水栖萤火虫,其老熟幼虫须上岸筑造泥穴化蛹。水体的富营养化、水岸“硬化”、施用除草/杀虫剂、农村道路和水岸等处的“亮化”工程等因素都会给当地的野生条背萤造成灭顶之灾。

2019年上海野生萤火虫栖息地夜间观察活动(5月31日、6月1日、6月2日)

2019年上海野生萤火虫栖息地夜间观察活动(5月31日、6月1日、6月2日)
  ——近年来,被誉为“中国大陆首位萤火虫博士”的学者付新华已经撰写出版了多本关于萤火虫的科普读物和影集,《一只萤火虫的旅行》和《水中的光亮》是其中的两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言】

  为增进公众对上海野生萤火虫栖息地的了解,加强对萤火虫和其他乡土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宣传,今年5月至9月,我们将继续为自然爱好者提供相关的科普讲座和野外观察讲解服务。
  本周周末,结合野外巡护,我们将在松江(5月31日)、青浦(6月1日)、奉贤(6月2日)的萤火虫栖息地分别组织3场夜间自然观察活动。行程计划如下:
    2019年5月31日(周五,松江)
  18:50 在轨交金山铁路“叶榭”站开始集合。
  19:00-21:00 在附近的水田、树林等处观察夜行动物,清捞入侵当地的福寿螺及其卵块。以水田湿地动物为主要观察对象。
  21:00,返抵轨交金山铁路“叶榭”站,结束当晚的观察活动。

    2019年6月1日(周六,青浦)
  18:20 在轨交17号线“东方绿舟”站开始集合。
  19:00-20:30 在金泽镇一处湿地观察夜行动物。以湖泊湿地动物为主要观察对象。
  21:00左右,在轨交17号线“东方绿舟”站,结束当晚的观察活动。

    2019年6月2日(周日,奉贤)
  18:40 在奉贤区金齐公路/汇丰东路(金汇港西岸桥下小广场)路口开始集合。(市区志愿者可在轨交8号线“沈杜公路”站1号出口外搭乘公交“海沈线”至“金水苑”站下,奉贤当地志愿者可搭乘公交“奉贤6路”或“浦卫线”到“金水新苑”/“金水苑”站下,然后步行8分钟左右到集合点。)
  19:00-20:30 在附近一处已动迁的村落遗址上观察夜行动物。以菜田和林下动物为主要观察对象。
  21:00 结束当晚的观察活动。

  欢迎自然爱好者自备电筒/头灯等照明工具(带上可持续照明2小时的电池),着长袖衣裤和防滑的运动鞋,做好防蚊虫叮咬等防护工作与我们同行。

  请报名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加微信 yinghuochong803,发送报名信息“190531松江寻萤+手机号码+姓名+性别+年龄”或“190601青浦寻萤+手机号码+姓名+性别+年龄”或“190602奉贤寻萤+手机号码+姓名+性别+年龄”,以便我们控制人数。

    附:《上海萤火虫保护观察报告(2018.7.10)》  

        萤火虫环境保育志愿者小组
          2019年5月31日

2019年上海野生萤火虫栖息地夜间观察活动(5月31日、6月1日、6月2日)
  ——近年来,福寿螺在上海郊区通过河道等途径持续扩散,在青浦、奉贤、闵行、嘉定、浦东、松江等地的开放水域均有发现,记录不断被刷新,对农业生产、湿地环境、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危害性随之增加。相应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2019年上海野生萤火虫栖息地夜间观察活动(5月31日、6月1日、6月2日)
  ——间下鱵是小型的经济鱼种,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海近海和长江中下游,以浮游的甲壳动物为主要食物。因具有细长的“嘴巴”而被俗称为“针鱼”或“淡水中的迷你剑鱼”等。这是近期在淀山湖畔记录到的一尾鱼苗。得益于上承太湖来水,下通江达海,青浦西部湿地的淡水水生生物的种类为上海各区之首。
  一篇关于鱵鱼的文章可供吃货们解解馋:

2019年上海野生萤火虫栖息地夜间观察活动(5月31日、6月1日、6月2日)
  ——台湾省2005年发行的一套(4枚)萤火虫题材的邮票(图片来源于网络)。出现在这套邮票上的在萤火虫家族中是属于个体大、发光亮度高、观赏效果佳的。

2019年上海野生萤火虫栖息地夜间观察活动(5月31日、6月1日、6月2日)
  ——日本发行的《自然保护》专题邮票上的萤火虫形象(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9年上海野生萤火虫栖息地夜间观察活动(5月31日、6月1日、6月2日)
  ——韩国发行的一枚萤火虫题材的邮票(图片来源于网络),网传是1966年发行的。

2019年上海野生萤火虫栖息地夜间观察活动(5月31日、6月1日、6月2日)
  ——马来西亚2010年发行的一套(4枚)萤火虫邮票(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9年上海野生萤火虫栖息地夜间观察活动(5月31日、6月1日、6月2日)
  ——圭亚那发行的萤火虫题材的小型张(图片来源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