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7.20夜游浦东碧云体育公园(上海“敞开式”空间自然观察活动)
标签:
浦东野趣碧云体育公园2018上海夜间自然观察上海野生动物保护上海城市湿地保育 |
分类: 公众参与 |
——烈日下,在大柳树上拼命取食树汁的一对双叉犀金龟和扎堆的白星花金龟。(姜龙,摄于2018.7.18)
视频记录见:
连日来,上海的晴空十分适合观星赏月。选了一篇报道供参考:《这几天,魔都的夜空繁星闪烁,你注意到了吗?》(2018.07.16 周到/新闻晨报官方网站 记者:郁文艳):

——碧云体育公园位于杨高中路南侧,轨交9号线在此设有“蓝天路”站,附近有金桥购物中心、“迪卡侬”户外用品店等,便于就餐和装备户外用品,周边居民区较多,是地铁沿线最适合开展自然观察体验活动的开放式绿地之一。
【前言】
浩瀚的星空、广袤的田野、幽深的水源涵养林、百余公里长的海岸线、星罗棋布的青西湖泊群......这些“荒野”之地对上海中心城区的住户来说,平时要去一趟还是有些远。幸而随着上海公共绿地建设、管护工作的发展和进步,适合社区居民就近休闲游憩的“敞开式”空间越来越多,而其中一些滨河/湖绿地随着“自然”发育的积累和周边环境的改善,已经具备了比较好的开展自然观察和野生生物保护实践的条件。
2009年至2017年期间,位于上海科技馆旁的小湿地,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便利的通达条件,为众多自然和摄影爱好者、环保志愿者等人群提供了观察学习和开展保护实践的空间,其中有许多人在此第一次感受到了“湿地”野趣。虽然随着其所在地块于2017年秋天被“开发”,这片小湿地已成记忆,但她还会陪伴着很多人继续走过许多岁月。关于小湿的一篇会议文章见《刘漫萍:多年未见,小池塘你还好吗?——再见科技馆湿地》:
2016年以来,经过现场观察和对周边社区/园区的走访,我们遴选出了几处在轨道交通站点旁的适合组织开展自然观察活动的“敞开式”空间:
1. 轨交17号线“朱家角”站,河、塘、岛等生境让这里成为了“最美水景车站”;
2. 轨交11号线“上海迪士尼”站,滨水稀疏林地;
3. 轨交9号线“蓝天路”站,滨水社区绿地;
4. 轨交8号线“联航路”站,池塘、“开荒”出的菜地、“烂尾”别墅;
5. 轨交浦江线“闵瑞路”站,村落、生态片林;
6. 轨交2号线“张江高科”站,路过行人最多,却“最黑”的路旁绿地;
7. 轨交1号线“共富新村”站,宝山外环林带。
今年7月中旬,世纪公园将在其收费区域开办“世纪夜猫子行动-2018科普夜游”,从而成为浦东北片首家定期开办夜间自然观察活动的公园。相关报道见《带宝宝去植物昆虫世界“探秘”,世纪公园开出科普夜游》(2018.07.15 东方网 王佳妮)
本周周五晚,我们将陪同感兴趣的市民来到位于轨交9号线“蓝天路”站旁的全年免费对外24小时开放的碧云体育公园,开展夜间自然观察活动。安排如下:
2018年7月20日(周五)19:20—21:00
集合地点: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蓝天路“站服务中心旁(地下)的“宜芝多”门口(近2号出口)
开始集合时间:19:20
出发时间:19:30(过时不候)
主要调查对象:步甲、近岸水栖动物。
请报名参加该场活动的志愿者加微信 yinghuochong803,发送报名信息“180720碧云公园夜观+手机号码+姓名+性别+年龄”,以便我们统计人数。
欢迎未来有意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宣传、自然观察讲解志愿服务的人士及附近的自然爱好者着长袖衣裤、戴帽(防鸟屎和刺蛾幼虫等跌落)、穿防滑的运动鞋,做好防蚊虫叮咬、防中暑等个人防护工作,自备照明、摄影等观察和记录等工具,带好饮用水同行。
萤火虫环境保育志愿者小组
2018年7月19日
当地的蝉蜕以黑蚱蝉居多,亦有一些蒙古寒蝉的,少见蟪蛄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