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荒野”发布消息,确认在奉贤发现雌光萤(2017.6.15)

标签:
上海城市荒野工作室野趣上海上海萤火虫保育奉贤南桥中央林地上海雌光萤 |
分类: 上海野保简讯 |
荒野动态:城市荒野团队发现上海第三种萤火虫!
(2017.06.15 搜狐科技 城市荒野Studio)
认识我们
致力于推广博物教育和生态保护。
守护每一个孩子对自然的兴趣,引导公众关注城市中的生态现象,每年为5000个亲子家庭提供专业、有趣的博物学课程。
去年夏天,上海环保公益圈内知名的姜龙老师在奉贤区一片人工干预较少的林地发现了大量的萤火虫,为上海仅有的两种萤火虫之一——黄脉翅萤。
当时关于这片萤火虫栖息地的发现与未来的保护,引起了媒体和环保机构共同的关注。城市荒野团队也在姜老师的带领下在这里进行了夜观,记录到不少市区少见的昆虫。
今年随着科技馆小湿地的施工,上海市区难得的昆虫“圣地”即将消失,城荒的老师们便考虑将今年夜观活动放在奉贤的这片林地,希望让更多的公众能够了解萤火虫的生存现状,也希望公众的关注能够影响当地政府的决策,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中继续保留这一难得的萤火虫栖息地。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五月初开始了今年夜游活动的踩点工作。因为家住闵行和奉贤的交界地带,近水楼台先得月的C哥进行了前期的昆虫观测,在5月11日夜晚的观察中,C哥一个人走在黑暗的小路上,突然发现在广玉兰林下的落叶中,露出一抹诡异的光!这光不是普通的光,它虽然像是黄脉翅萤的亮光,却比之亮了不少,而且持续发光,没有间断和闪烁。于是C哥悄悄地接近它,拍下了这张历史性的照片:
同时还拍摄到了宝贵的雌光萤交配视频:
C哥立即打电话给虫哥,虫哥的第一反应是C哥在忽悠他。
但是随即C哥微信发来了照片,看起来确实不是PS的......
初步判断是雌光萤,雌光萤的雌虫保持幼虫态,因此和雄性成虫看上去很不一样。上海未曾发现过雌光萤,但具体是哪一种不太清楚。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发现!在上海这样高度城市化的地方,竟然还能发现未曾记录到的萤火虫,而且由于雌光萤的雌性不能飞行,活动范围非常有限,也不可能是短期内迁移过来的。也许它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很久很久,或许曾经在上海的很多地方,都生活着雌光萤,但还未等到人们发现它,便已经因为环境变化渐渐消失了......
当晚我们就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发现这片萤火虫栖息地的姜龙老师,同时C哥也将标本寄给了国内著名的萤火虫专家,华中农业大学的付新华教授进行鉴定。(付新华,中国研究萤火虫第一人,《一只萤火虫的旅行》、《中国萤火虫生态图鉴》等专著的作者)
大家千万别觉得C哥很残忍,因为采集标本这是一个生物学家必备的素养,当发现一个可能的新物种或新记录时,只有标本才具有科学意义,而在昆虫学界,能同时采集到雄性和雌性无疑是最幸运的事,要知道有很多昆虫至今都不知道另一个性别长什么样子。
标本寄到付新华教授的实验室后,付教授很快确定这是雌光萤,并表示可能与天目山的雌光萤很接近,也许是同一种,但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之后的几天,C哥、虫哥、蛙哥陆续来到这里进行观察,希望能发现更多的雌光萤,但令人遗憾的是,除了在5月12日发现了两只雌虫外,之后都没有再发现其他个体,倒是黄脉翅萤十分常见。
——5月12日拍到的雌性雌光萤
从发现雌光萤到现在已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我们一直没有确定是否要把这个消息发布出来。因为我们很担心这样的消息会给萤火虫带来灾难,也许许多“昆虫爱好者”会闻风而动,陆续前往奉贤捕捉萤火虫。
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更多的公众能够知道这一消息,因为这里被规划为未来的公园绿地,但一旦开始施工,必然会破坏这里的栖息环境。也许当公园建成的那一天,就是雌光萤从上海消失的那一刻。只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里,才有可能在未来将之保护下来。
我们希望大家在看到这篇报导之后,不要先想着快去看看萤火虫,而是能想一想我们能做什么来让这些萤火虫永远在上海生活下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我们一个小机构的力量也很有限,但聚沙成塔,更多关心环保的人聚集在一起,就有改变这个城市的力量!
关于雌光萤的小知识:
大多数萤火虫的幼虫、蛹和成虫各个阶段都会发光,并且两性个体都会发光,其中雄性的发光器往往较为发达,能发出更加闪耀的光芒。
但是雌光萤绝对是萤火虫家族中的奇葩,因为它们的雄虫不会发光,只有雌虫会发光,这也是它们名称的由来。和黄脉翅萤不同的是,雌光萤喜欢吃能释放化学武器的马陆,而在这次发现雌光萤的树林中栖息着2-3种马陆,数量十分庞大,为雌光萤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
更让人惊讶的是,雌性雌光萤永远都“不会长大”,始终维持在幼虫的形态,而雄虫和一般的萤火虫一样,羽化之后成为成虫形态,具备飞行能力。所以说,在雌光萤的世界中,是雌虫发光吸引雄性前来交配的。雌光萤还是萤火虫世界中著名的“慈母”,科学家有观察到雌光萤雌虫产卵后会把身体蜷缩起来护住自己的卵,寸步不离地保护着它们的宝宝。
——左图A为雌光萤发光,B为雌光萤正在捕食千足虫。右图为雌虫产完卵后护卵发出点状的光。图片来源:台湾“今日新闻网”
【相关新闻】
申城记录到第三种萤火虫
——今年各观赏点“虫况”或好于去年
(2017.07.04《i时代报》记者:王红梅)
继黄脉翅萤和条背萤后,申城近日记录到第三种萤火虫——雌光萤。而且发现地在申城陆生萤火虫黄脉翅萤最密集的奉贤中央林带。业内认为,虽然目前“虫况”多于去年同期,但萤火虫的栖息状况还是不容乐观。
去年,资深环保人士、“萤火虫保育小组”发起人姜龙在奉贤区一片林地发现了大量黄脉翅萤。“我们在姜龙带领下在这里进行了夜观,记录到不少市区少见的昆虫,特别是今年5月份记录到‘雌光萤’。”城市荒野团队负责人郭陶然介绍,他们今年在奉贤林地的夜游踩点中,在广玉兰林下的落叶里,发现了持续发光的新种萤火虫,且拍到一对雌雄交配的图片和视频。经萤火虫专家付新华教授鉴定,该物种是雌光萤。而在有关文献中,也有1982年在沪发现雌光萤的记载。姜龙告诉记者,自己6月份也在此看到1只雌光萤。
“我们希望大家在看到报道之后,不要先想着快去看萤火虫,而是能想一想我们能做什么来让这些萤火虫永远在上海生活下去。”郭陶然说,最担心的是萤火虫在没有发现之前,已经消失了。姜龙表示,由于今年雨水充分等原因,从本市目前已发现的各个萤火虫栖息地来看,今年“虫况”多于去年同期。不过,对奉贤中央林地的萤火虫,他同样表示担心,因目前两个问题:一是外来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在那里扩张迅速,二是当地居民开荒种菜越来越多,会给萤火虫种群带来很大影响,希望当地相关部门加强保护。
“从昆虫习性来说,周围还应该还会有雌光萤。”中科院昆虫上海昆虫博物馆馆长殷海生表示,新记录令人振奋。目前为止,申城共发现纪录三种萤火虫,分别是黄脉翅萤、条背萤和雌光萤,较有名观萤地有上海动物园、上海植物园、共青森林公园等。
【前期相关】
(2017.07.05)央视“焦点访谈”播出《守护住那微弱的亮光》,谈中国萤火虫保护
“Wilder.在野”编印《夜观》手册,助力奉贤自然科普体验/2017.6.18夜游
野外观萤注意防蜱,有空帮忙“扫黄”、保洁和给“蝌蚪水洼”补水
(2017.06.14)奉贤青年结伴夜访南桥萤火虫栖息地,积极参与保护宣传
(2017.05.11)自然爱好者在奉贤区发现疑似雌光萤,或为上海萤火虫记录添新记录
(2016.08.01)南桥镇图书馆举办萤火虫栖息地保育分享会和夜观活动
(2016.07.28)奉贤南桥萤火虫栖息地保护情况交流会在区绿化局召开
(2016.07.13)开启南桥“中央绿地”的自然观察季
(2016.07.06)城市荒野工作室初访南桥“中央绿地”,开展夜行动物调查
《新民晚报》编辑呼吁赏萤客呵护奉贤的萤火虫栖息地/奉贤区7镇1街道村庄布点规划(2016-2040)
(2016.06.25)愿“废村”里的点点萤火能引起我们对乡土家园的些许关爱
(2016.06.17)《i时代报》记者月夜赴奉贤南桥探访乡间萤火
千里寻萤几多愁?——留住上海乡间的萤火虫
(2016.6.14)在拆迁废墟旁被千余只萤火虫震惊——奉贤南桥夜巡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