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萤火虫分布情况拾零

(2017-01-13 13:58:35)
标签:

萤火虫保育

南京萤火虫栖息地

南京生态保护

紫金山萤火虫保护区

野生动物保护

分类: 物种

南京萤火虫分布情况拾零

    城市里有多少种萤火虫?现代快报历时一年调查南京萤火虫分布—— 
    南京首张“萤火虫地图”出炉:暗夜中,六种萤火虫在闪光 
    (2014.05.07《现代快报》)
  在南京,究竟有多少种萤火虫在暗夜飞舞?过去,从来没有专家或研究机构,能给出一个准确答案。从2013年5月开始,现代快报启动了“绿色家园·萤光调查”大型公益环保活动。这一年间,我们走遍南京,详细调查萤火虫种类,绘制出首张“南京萤火虫地图”。目前,在南京已经发现六种萤火虫,它们分别是:端黑萤、黄脉翅萤、条背萤、胸窗萤、雷氏萤和天目山雌光萤。
  本次活动的科学指导——中国第一家萤火虫保护机构“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的发起人付新华教授,对在南京发现这么多种萤火虫感到欣喜。他说:“南京是全国少见的适合萤火虫生存的城市,不排除以后还能发现新的萤火虫种类。”
    南京萤火虫地图
    ——走遍南京的公园、山头,摸清萤火虫分布
  2013年5月,现代快报开启了寻找萤火虫之旅,这个看似浪漫的行动实则充满艰辛。我们同30名“萤火虫科考队员”一起,兵分多路,足迹遍及方山、老山、幕府山、玄武湖、栖霞山、溧水、八卦洲......每当夜幕降临,萤火虫出动时,科考队员们就开始工作了。在酷热的夏夜,他们穿着长衣长裤,穿梭在灌木丛中,蹲守在湖畔,等发现不远处亮起微弱的光点时,科考队员们会轻轻走过去,拍下萤火虫的照片,记录下他们的形态。
  每一次科考结束,队员们会认真整理好图片、标本,寄给和萤火虫打了14年交道的付新华教授鉴定。一年的时间,现代快报和科考队员们详细调查了南京的萤火虫种类,并绘制出了首张“萤火虫地图”。
  紫金山——端黑萤、黄脉翅萤、胸窗萤
  玄武湖——条背萤
  宁海路——黄脉翅萤
  迈皋桥——黄脉翅萤
  幕府山——黄脉翅萤
  老山——胸窗萤
  龙潭——黄脉翅萤、端黑萤
  溧水区——雷氏萤、黄脉翅萤、天目山雌光萤
    市中心:飞舞的“微光”是端黑萤
  你知道吗?萤火虫的光大有学问。
  在市区飞舞的都是什么萤火虫?那种发着绿色光,一闪一闪“抛媚眼”的是黄脉翅萤,它们大多聚集在紫金山脚下。而紫金山上的主要是发着昏黄色微光的萤火虫,那是端黑萤。偶尔也会有发着绿光的黄脉翅萤,到端黑萤那儿“串个门”。“它们的语言不同。不同的品种,交流方式不一样。”
  玄武湖也是萤火虫的栖息地,在这里安家的,是发着黄光的条背萤。条背萤喜欢在水草较多的池塘、湖泊和流速缓慢的河流中生活,玄武湖符合这个条件。
    溧水:多种珍稀萤火虫聚集在此
  南京主城之外,有哪些品种的萤火虫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溧水是多种萤火虫的聚集地。
  相比紫金山、幕府山成群的萤火虫,我们在溧水一家蓝莓基地遇到的萤火虫比较零散,调皮地和我们玩“捉迷藏”。
  经付新华鉴定,溧水地区共有黄脉翅萤、雷氏萤、天目山雌光萤等萤火虫品种。尤其是雷氏萤,属于珍稀的水栖萤火虫品种。雷氏萤幼虫生存在稻田等静水中,对水环境要求很高。成虫后才会在陆地生活。水污染、光污染、农药喷洒等严重威胁雷氏萤的生存。之前,仅在湖北、山东发现过雷氏萤,江苏是第三个发现雷氏萤的省份。
    专家点评:南京是全国少见的适合萤火虫生存的城市
  通过一番调查,南京可以看到萤火虫的地方还真不少,晚上,在居民区树丛、大学校园、公园......都可以看到萤光飞舞。付新华说:“南京是全国少见的适合萤火虫生存的城市。萤火虫是一个城市的生态指标,南京的山多,水多,这些年又建了生态廊道,昆虫呼朋唤友,大部队从郊区赶到城里开会。”
  不过,付新华也表达了担忧:“城市灯光太亮对萤火虫也是一种伤害。比如:方山附近灯火通明,就没有看到太多萤火虫,而幕府山离城市灯光较远,在一个洼地里,我们发现了不少萤火虫。”
南京萤火虫分布情况拾零
  ——胸窗萤
  体长:雄萤1.4厘米,雌萤2.3厘米
  生活习性:幼虫时期生活在地面,最爱吃蜗牛。蛹期10天左右。每年10月,成虫羽化。雄萤在夜晚飞行发光,雌、雄萤均持续发出绿色光。成虫具有反射性出血防卫行为。卵和幼虫越冬,卵第二年5月孵化。
  活动范围:江苏南京、湖北。
南京萤火虫分布情况拾零
    ——条背萤
  体长:雄萤0.8厘米,雌萤1.1厘米。
  生活习性:它们喜欢在湖泊或者废弃鱼塘边活动。幼虫时期生活在水里,最爱吃淡水螺。成熟幼虫上岸做蛹室化蛹,蛹期6天。每年6~8月,成虫羽化。成虫期9天。成虫盛发期为7月中旬。雄萤在夜晚飞行发光,雌、雄萤均发出固定频率的闪光。交配过的雌萤将卵产在浸没在水中的浮萍背面,卵期11天。
  活动范围:江苏南京、上海、湖北、浙江、台湾。
南京萤火虫分布情况拾零
    ——黄脉翅萤
  体长:雄萤0.5厘米,雌萤0.7厘米
  生活习性:它们小时候生活在地面,最爱的食物是蜗牛。每年5~9月,成虫羽化。成虫盛发期为6月。雄萤在夜晚飞行发光,发出持续的闪光。雌萤只交配1次。
  活动范围:江苏南京、上海、北京、湖南、湖北、四川、浙江、江西。
南京萤火虫分布情况拾零
    ——雷氏萤
  体长:雄萤0.8厘米,雌萤1厘米
  生活习性:它们小时候生活在水里,最爱的食物是小型淡水螺类及死亡生物的尸体。成熟幼虫在陆地上建造蛹室并化蛹。每年4月底至8月,成虫羽化。雌、雄萤均发出固定频率的闪光,雄萤在夜晚飞行发光。雌萤只交配一次,卵产在水边的苔藓等植物上,卵期20天。一年发生一代。
  活动范围:江苏南京、湖北、湖南、浙江、山东、广西。
南京萤火虫分布情况拾零

南京萤火虫分布情况拾零 
    天目山雌光萤 
  体长:雄萤0.8厘米,雌萤2厘米
  生活习性:它们小时候生活在地面,喜欢吃马陆。成虫5~6月羽化并求偶。雌萤夜晚求偶时将腹部末端翘起,第7腹节的巨大发光器发出持续、明亮的绿色光。雄虫不发光,依靠发达的复眼寻找雌萤。交配过的雌萤将卵产在土壤中。天目山雌光萤特别爱护自己的孩子,它们会把身体卷曲将卵包围,30个圆形发光器持续发光。雌萤直到卵孵出才会死亡。
  活动范围:江苏南京、浙江天目山、上海、湖北。
    召集令,火热报名中
    ——护萤使者、萤火虫生态管理员火热报名中
  现代快报联合“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中山陵园管理局,在紫金山建立南京第一个萤火虫保护区。昨天,快报发出“召集令”,招募“护萤使者”和“萤火虫生态管理员”,吸引了不少市民、热心网友以及环保组织加入。
  网友“离歌笑”第一时间通过微博报名,他说自己平时热爱环保,非常喜欢萤火虫,“保护这些小动物以及它们的生存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希望凭借自身微小的力量呼吁身边更多人参与这项活动。”
  网友“夏夜静海”感概:“小时候每到夏天都能看见萤火虫,但是现在看见的越来越少……我想加入到这个志愿者队伍中来。”
  如果你也关注萤火虫的命运,请报名加入“护萤使者”和“萤火虫生态管理员”的队伍中来!我们将邀请“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的创办人付新华教授,对志愿者进行培训。
    报名方式:
  1.拨打现代快报96060热线;
  2.通过新浪微博“@现代快报”,加#护萤行动#,私信我们;
  3.加现代快报微信,给我们留言。

【相关】
 
    南京灵谷寺数万只萤火虫,点点亮光犹如繁星

 
    【南京】灵谷寺+南京著名的萤火虫观赏点
 
    又有新生命诞生了!胸窗萤Pyrocoelia pectoralis 
 
    紫金山“史上最全”动植物信息库建成
    (2010.07.01《南京日报》通讯员:李敏、胡黾,记者:李子俊)
  记者昨天从中山陵园管理局获悉该局历时6年组织的紫金山动植物资源普查系列工作已全面完成,首次建成了紫金山“史上最全”的动植物信息库。这将为中山陵打包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做好进一步准备。
    历时6年完成“家底”摸查
  中山陵园管理局园林处负责人介绍,弄清紫金山动植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及分布等,对于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年来,许多学者曾对紫金山的动植物情况进行过研究,但只提供了动植物种类的总数,对其数量、分布等都未能详实记载。自2004年起,中山陵园管理局联合南京林业大学,采用全面踏查的方法,对紫金山动植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系统归类,从中分析出其分布的规律,建成了一个“史上最全”的信息库。
此次调查耗时6年,共制作植物标本1000多份、昆虫标本2000余份。不仅为紫金山动植物资源保护提供了切实的数据参考,更是根据《世界遗产公约》中世界自然遗产的标准,完成了申遗的一项基础工作。据透露,将来中山陵园管理局有意建一个标本馆,供市民参观。
    紫金山昆虫种类达到1200种
  参与普查的该局高级工程师董丽娜表示,此次普查发现,紫金山是南京地区动植物资源分布的重要区域。
调查结果显示,在紫金山的动物资源中,昆虫种类最多,达到了1200种,其中有200多种为江苏分布新记录,在以往公开的权威资料中从未有过记载。鸟类也有140多种,比较常见的如山喜鹊、黄鹂、啄木鸟等。一些野生兽类也不时出没,如露牙獐、黄鼠狼、狗獾、野兔、刺猬等。爬行动物则有蛇、蜥蜴等。另有青蛙、蟾蜍等一些两栖动物。
  这其中,不乏一些珍稀动物的身影,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河麂、红隼。还有像冰清绢蝶、金凤蝶、蓝凤蝶、翠蓝眼蛱蝶、丝带凤蝶这样比较稀有的蝶类,以及红嘴长尾蓝雀、红翅绿鸠等稀有鸟类。
  这是生态转好,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的表现。比如蝶类,它是一种“寡食性”动物,通常只认准一种食物,像中华虎凤蝶的唯一食物便是杜衡。
    南京一半的古树名木在紫金山
  除了丰富的动物资源外,紫金山还分布着1000多种植物,其中野生种子植物700多种,蕨类植物79种,中华蹄盖蕨和普通凤丫蕨两种蕨类植物为江苏分布新纪录。
  这其中,仅国家保护植物就达到了19种,如琅琊榆、秤锤树、宝华玉兰等。南京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则有8种,如杜衡、南京椴、南京珂南树等。
  紫金山还保留了大量古树名木。该局园景园容处负责人介绍,紫金山现有古树名木916株,约占南京市古树名木数量的一半,其中“年纪”最长的是一棵位于灵谷景区的银杏,树龄450年。
  另悉,“中信杯”钟山低碳辩论大赛昨天在中山陵进行复赛,由中山陵园风景区、南京高校、社区、部队、社会环保志愿者等组成的14支队伍,就保护紫金山生物多样性、发展低碳旅游等问题展开激辩。
 
    中山陵“巡山哥”手绘紫金山“山顶地图”
    ——南京日出最佳观赏点竟然不在头陀岭!     
  整个紫金山有21平方公里,对于很多人来说,你可能玩过天文台,玩过头陀岭,或者去过中山陵、明孝陵等耳熟能详的景点。但是,你知道紫金山山顶风光和景点吗?比如南京看日出最赞的地方、泉水最香甜的地方、高山野茶最丰富的地方……这些真的只有对紫金山山顶了如指掌的人才能描绘出来。昨天,中山陵森林管理处紫金山管理所的“巡山员”牛劲潇完成了一份手绘山顶地图,这也是南京目前唯一的一份紫金山“山顶手绘图”。
    南京看日出最赞的是小茅山
  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导游图,你所看到的都是环紫金山脚下的旅游景点,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6平方公里的紫金山山顶,是极其陌生的。昨天,牛劲潇拿出他绘好的一幅长卷给记者看,紫金山山顶的风貌全景呈现在记者面前,很多都是第一次听说。
  紫金山有三个山峰,南面天文台所在的天宝山是南京人最熟悉的,也是登山者最常用的登山道;紫金山最高的主峰是头陀岭,有448米高;而紫金山最北面的小茅山,则是第三峰。记者看到,牛劲潇把三座山峰上所有的“看点”都绘制了出来,全部都是他所看到的现状。而定林寺遗址、白云寺遗址等则是他“想象”出来的。
  如果你以为头陀岭是南京看日出最好的地方那就错了,牛劲潇告诉记者,在小茅山有处观景台,面向开阔的东方,“紫峰大厦和紫金山最高峰是同样的高度,所以你在紫峰大厦是看不到日出的,而在这处观景台,每天全无遮拦,看日出的感觉超赞。”
  说起这个观景台的美,风趣的牛劲潇开玩笑地说,“我第一天来上班,我们领导就跟我说,别没事就把姑娘往山顶上带。”
    你错过的山顶景点何止一两处
  很多人都以为,紫金山山顶上雾气腾腾的仙境已经不存在了,但牛劲潇告诉记者,在头陀岭的白云寺遗址对面,有一处白云泉,“我经常从那里打水下山喝,要我来看,这里的泉水是南京最好喝的。”
  好的泉水必能养育出好茶叶,“没错,白云泉周围现在还有1亩地左右的野茶园,我经常自己采了回家自制,据说这片茶园六朝时期就有了,而种在海拔400米以上的也算是南京罕有的高山茶了。”他说,高山茶的特性是产地越高越没苦涩味,而这里每天早上都是云雾缭绕,景美、茶更美。
  牛劲潇不仅用素描绘除了景点,对各个景点的故事还如数家珍。比如,在小茅山和头陀岭山顶,分别有应湖井和一人泉,“这个应湖井的水和长江水是相通的,和长江的水涨水落保持一致;而一人泉是在山峰的豁口处,传说朱元璋的军师刘基当年在紫金山山顶藏身时,每天就喝它,而一人泉滴下的水一天只够一人喝,所以才得此名。”
  牛劲潇推荐的还有望江亭,据说乾隆下令修建的,也是一处宁静而静谧的景点,天气好的时候,长江四桥、栖霞山看得一清二楚。
    春天时就是南京的“香格里拉”
  紫金山的南麓已经被登山爱好者和游客“占据”,而在紫金山某处人迹罕至的地方,有一片10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区”,用牛劲潇的话来说,“这里的风景真是绝了,不夸张地说,4月份,它就是南京的香格里拉;到了10月份层林竟染的时候,又变成南京的九寨沟。”
  这片保护区是南京仅存的“禁土”,是紫金山生态保育人员留给野生动植物的家。牛劲潇告诉,保护区内的植被就和原始森林一样。
  很少有人可以在紫金山遇到獐子,但在牛劲潇眼里,“哈哈,那里的獐子到处乱跑,经常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树叶被它们踩的簌簌作响,可欢乐了,”而他们还在山顶上建立了好几个野生动物观测点。
  除了獐子,还有松鼠!没错,确实是很早之前就在紫金山消失的松鼠!牛劲潇说,外界都以为松鼠没有了呢,因为紫金山的松树很多不结松果。其实,这些松鼠最爱吃的就是麻栎果。他描绘说,“我们做动物监测的时候,这些松鼠就灵活地去扒藏在树叶下面的麻栎果吃,可有趣了。”据说,随着松鼠的“回归”,现在连明孝陵那边也有人看到松鼠出现了。
    最痛心的还是看到“猎人们”
  为什么会手绘这份“山顶地图”?这位东北小伙子说,第一是现在所有的景区导览图都是山下的,而山顶导览图是个“空白”;第二,他的工作就是每天上山“巡山”,有“先天优势”。
  实际上,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紫金山就开建了“山顶公园”,只不过紫金山脚下的景点在全国“太有名气”,也很少有人能把山顶全都玩遍,所以“山顶公园”早就被人遗忘了。
  但是,即使你把风景区内的中山陵、天文台、明孝陵等熟悉的景区都看上一遭,也只是紫金山的三分之一。
这次手绘“山顶地图”,牛劲潇避开了动物保护区的地址,“因为知道山顶的美,所以看到捕猎者还是最难过。”他告诉记者,光去年他们就清理了100多个捕猎夹。牛劲潇说,现在的捕猎者做法越来越隐蔽,因此今年将对此进行重点打击。
  玩遍山顶这么多景点需要多久?他笑着说,少说也要两天!而接下来,他将把这手绘图放在头陀岭景点的橱窗里方便市民和登山者了解。同时,还会印刷200份送给保护紫金山的那些志愿者。

 

    南京一市民被曝在紫金山放生900条蛇,官方回应

    (2016.06.03 南京发布)

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603/14459217_0.shtml

南京萤火虫分布情况拾零

南京萤火虫分布情况拾零
  ——微博截图

 

  5月28日,网友“瑜伽师徐文”在新浪微博发文称,自己和同伴在紫金山放生了900余条蛇。随后,南京钟山风景区官方微博转发了该条微博,并呼吁市民,为了生态平衡,不要随意放生动物。6月3日晚7时许,南京市政府官方微博@南京发布就此事发文,称已请南京市农委、南京市林园管理局调查此事,将争取尽快弄清楚放生地点。

  以下为微博全文:

  @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放生蛇的这位市民发微博称并未在紫金山放,主页君小小的吁了一口气,目前紫金山的生态环境良好,动物资源丰富,根据目前普查情况:昆虫有1000多种,鸟类140余种,哺乳动物主要有野兔、黄鼠狼、狗獾、野猫、刺猬、河麂等,这其中河麂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爬行动物主要为蛇和蜥蜴,毒蛇有蝮蛇、赤炼蛇,两栖类动物有青蛙、蟾蜍等,生态处于平衡状态。市民如果随意放生动物可能会对紫金山生态平衡造成影响,所以千万千万嫑!嫑!嫑!随意放生哦。

  @南京发布:我们已请南京市农委、南京市林园管理局调查此事,争取尽快弄清楚放生地点。农林专家说,一次性这么大规模的放生,必定会给当地生态带来破坏,属于违法行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