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兴水口村与山野小动物们的偶遇(2016.7)

标签:
野生动物保护自然观察荒野保育长兴生态旅游百翠山居 |
分类: 活动回顾 |

——泥岸泥底的山塘里的水看起来虽然很混,却也是许多野生动物重要的栖息地和觅食场,尤其是对蛙、蟾、蜻蜓、鱼等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繁殖场所。听说有经营者想把之前开挖的一处山塘改建为供客人戏水的游泳池,还望三思! (姜龙,摄于2016.7.5)
——攀在毛竹主干上的大树蛙 (姜龙,拍摄于2016.7.4)
这次山野行中,另一位讲解员还拍到了一条被压死的虎斑颈槽蛇。
——虎斑颈槽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些山间公路上的蛙、蛇等动物遗体,也会成为别的野生动物的口粮。比如下面这种耶屁步甲,就会来吃大餐:

——耶屁步甲爬行速度较快,受惊时尾部会喷出灼热的刺激性液体,并迅速汽化,是个擅使“化学武器”的家伙。7.5夜游时,一位姑娘不小心用手去掸耶屁步甲,被步甲放的“屁”给烫了一记。其实肉食性的耶屁步甲也算是一种益农动物。只要不招惹它,它才不“屁滚尿流”。 (姜龙,摄于2016.7.4)
在长兴,除了常见的耶屁步甲,没事也别徒手去招惹红头豆芫菁:
端黑萤的成虫与上海的条背萤比较相似,前者较后者要“苗条”些。幼虫的区别较大,端黑萤的为陆栖,条背萤的为水栖。

——即使在山道上夜行,要找一段完全被两旁树影所遮蔽的“伸手不见五指”的路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黑暗”成为一种资源的时候,当地的旅游“开发者”们,也要好好考虑一下如何来保护“黑暗”了。 (姜龙,摄于2016.7.5)
——黑蚱蝉乘着夜色出土,或在竹林下,或在柳树上羽化。 (姜龙,摄于2016.7.4)

——在竹林间遇到的一位戴着头灯来“采收”刚刚羽化出来的黑蚱蝉(用来食用)的当地村民。 (姜龙,摄于2016.7.4)

——五十分钟多分钟后,再遇到他时,他拎的油桶里已经装了不下60只黑蚱蝉 (姜龙,摄于2016.7.4)
【注】
对当地两栖动物感兴趣的,可参阅浙江自然博物馆“自然论坛”上一位业余爱好者“dannyboy”的帖子《杭州两栖纲概要》(http://forum.zjbs.org/bbs/viewthread.php?tid=20247 )和“老蒋”的帖子《浙江的蛙蛙们》(http://forum.zjbs.org/bbs/viewthread.php?tid=21655&extra=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