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爱好者在上海横沙东滩记录到4只勺嘴鹬,全球可能不足600只

标签:
横沙东滩野生动物保护勺嘴鹬勺嘴鹬在中国湿地保护 |
分类: 地方志 |
极危勺嘴鹬惊现横沙东滩
(2015.04.07 上海绿化市容门户网站)
4月5日,观鸟爱好者鲍勃在横沙东滩拍摄到3只世界极危鸟类勺嘴鹬(Calidris
pygmeus),其中一只已经换出部分繁殖羽。4月6日,又有观鸟爱好者在横沙东滩拍到1只勺嘴鹬,羽色同前一日三只均不相同,即两日一共有4只勺嘴鹬在横沙东滩有过停留。
勺嘴鹬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价为世界极危级(CR)物种,近年的世界种群数量均呈现出下降趋势。2009/2010年的繁殖种群估计是120-200对,总体数量估计是360-600只。世界水鸟种群估计第五版给出的勺嘴鹬的世界种群1%数量标准为3只,即本次记录已经达到了其1%数量标准。
勺嘴鹬在上海为旅鸟,以往通常在秋季观察查到零星幼鸟停留上海,成鸟的记录非常稀少。此次一下子观察到4只,可见横沙东滩此时的生境对其的生存显得非常适宜。
国际濒危物种勺嘴鹬现身崇明北部滩涂
(2014.09.18 上海绿化市容门户网站)

由于勺嘴鹬在全球范围内种群数量非常低、并且持续呈下降趋势,故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极危物种(CriticallyEndangered)。根据2009年的全球估计数量来看,勺嘴鹬的繁殖对数量在120~200对,全球所有个体数量估计在360~600只,属于极其濒危的物种。
目前,春秋季节勺嘴鹬主要出现在苏北沿海滩涂,在长江口有少量幼鸟停留栖息。这些栖息地正处于长期被开发利用的状态,围垦工程的四处开展使它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滩涂面积大幅度缩小,对它们的栖息带来明显影响。
申城今秋再次迎来勺嘴鹬
(2011.09.14 上海绿化和市容门户网站)
9月11日,观鸟爱好者李静等人在横沙岛进行水鸟观测时发现了一只幼体勺嘴鹬(Calidris
pygmeus)。这是继去年9月24日以来第二次在横沙岛发现勺嘴鹬,并都为幼体。勺嘴鹬繁殖于北欧及亚洲;冬季至华南沿海及东南亚。近几年,勺嘴鹬在春秋过境以及越冬时分别在江苏如东滩涂和福建长乐鳝鱼滩有一定数量种群。根据调查人员在如东的观察,当地秋季过境的个体大多为成体。横沙岛的幼体记录也许可以证明勺嘴鹬成幼个体迁徙规律有所不同。
勺嘴鹬为全球性易危鸟种喜沙滩以及退潮后的光滩水塘。根据最新发表在Birding
ASIA上的保护报告所述,勺嘴鹬数量从2000年的约
1000对繁殖对锐减至2009年仅120—200对。它的数量变化以及保护生物学研究正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于横沙东滩]
[关于勺嘴鹬]
保护极危鸟类勺嘴鹬,如东沿海滩涂跻身国际重要湿地
(2013.10.23 江海明珠网)
若不是几年前有国内外的观鸟爱好者在如东的发现,我们不会想到,就在南黄海的滩涂湿地上,每年的春、秋两季,都会有一种比大熊猫还珍惜的鸟类——勺嘴鹬栖息在那儿。前不久,勺嘴鹬保育国际研讨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地点就选在了如东,我们节目也做了报道。让人兴奋的是,这次研讨会传递出不少积极的信息。
勺嘴鹬因它那张勺子状的喙而得名,体型只有成人的拳头般大小,全球数量只有三百多只,属于极度濒危的鸟类。每年夏季,勺嘴鹬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繁殖,然后迁徙到东南亚地区过冬,迁飞路线涉及14个国家。
过去,鸟类专家都认为,日韩是勺嘴鹬最重要的迁徙过境地,在韩国,有些沿海城市的政府官员甚至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了勺嘴鹬的图案,可见他们对勺嘴鹬的重视。而近几年,鸟类专家发现,中国沿海湿地勺嘴鹬过境数量在增加。
在这次勺嘴鹬保育国际研讨会期间,各国专家沿着如东沿海滩涂湿地进行了观察,5天时间里,单日观察到勺嘴鹬最多的一次是143只,大大超过专家的预计。
世界自然基金会绘制的东亚重点物种迁徙路线图中,共标识了18个中国东部的迁徙过境地,如东滨海湿地就在其中,其它17个地点,有15个是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专家表示,如东湿地每年有四、五十万只鸟类栖息,已经达到了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
在这次勺嘴鹬保育国际研讨会上,国内外的专家与当地政府就鸟类保护、湿地保护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如东县林业局透露,继建立如东县小洋口勺嘴鹬保护小区、洋口港贝类及渔业资源保护小区和东陵贝类资源小区后,今年5月,如东又在小洋口建立了黑嘴鸥保护小区。黑嘴鸥保护区的设立,与5月份《城市日历》独家报道的如东小洋口发现了世界濒危鸟类黑嘴鸥的繁殖地有关,随后如东有关部门启动了保护方案。
目前,如东的滩涂湿地面积有230万亩,划入保护小区的104万亩。刚刚建立的黑嘴鸥保护小区在小洋口海印寺往东,大约两千亩的面积,正是今天夏天黑嘴鸥繁殖的核心区域。作为黑嘴鸥繁殖地的发现者,南通博物苑的动植物专家居卫东从今年5月到10月,一直在跟踪观察小洋口的黑嘴鸥,他告诉记者,黑嘴鸥的全球数量只有一万只左右,今年夏天,它们在小洋口成功繁衍了几百只雏鸟。
保护勺嘴鹬,我们在行动!
(2014.05.13 朝闻天下网)


2014年4月27日,一个阴雨绵绵的早晨,在距离上海一百多公里的江苏如东林克斯温泉酒店的篮球场上,一群身穿白T的孩子们戴着手套认认真真地在进行某项工作——用如东盛产的文蛤壳拼制成一幅巨型勺嘴鹬形象的拼图。
“剪刀哥在哪里?”、“胶水妹,快来快来!”孩子们高昂的兴致丝毫没有受阴雨的影响,他们分工明确,有专门负责供给胶水的,也有专注地把一个又一个文蛤壳小心翼翼地黏在硬板上的。50多名孩子均来自如东掘港小学,尽管当问及勺嘴鹬时,他们并不能完整详尽地叙述这一鸟类濒临的极危困境,但他们都坚定地表示:我们要保护好勺嘴鹬!
勺嘴鹬又名琵嘴鹬或匙嘴鹬,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嘴像是汤匙形状,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过去的30多年里,由于栖息地破坏等因素,它的数量下降了90%,目前全球数量不超过150对。而在2011年10月,29岁的全国沿海同步水鸟调查员董文晓所在的保育小组一天内在洋口地区录得103只勺嘴鹬,为勺嘴鹬全球迁徙路线上单次单日录得最大数量。随后在2013年10月,来自各国的专家们联合调查记录到当地有143只,占勺嘴鹬全球总数的50%。由此,江苏如东的小洋口湿地最终被证实为勺嘴鹬迁徙中转的乐土。
迁徙中转站的破坏是勺嘴鹬大量减少的致命原因,一是迁徙地被破坏,勺嘴鹬无处歇脚;二是迁徙途中的各种捕杀也十分要命。如东小洋口作为勺嘴鹬迁徙途中的重要一站,必须做到滩涂的原生态保护和安全。
此次由江苏洋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勺嘴鹬在中国、江苏观鸟会、如东掘港小学等单位组织的世界上“最大的文蛤拼图”活动,旨在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保护珍稀鸟类意识,营造和谐的生态环境。文蛤和勺嘴鹬同样是大自然给予如东的馈赠,前者还大量出现在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后者已经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这样的多与少组合会不会让人们多一点对于生态的思考呢?
45000个文蛤贝壳,经过来自各地的75名护鸟志愿者和学生的灵巧双手,拼成了一幅长14.94米、宽14.85米的勺嘴鹬图案,经专家现场测量签定,上海大世界基斯尼总部现场颁发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大的文蛤拼图勺嘴鹬”证书。然而,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这个世界记录能带来的更多保护勺嘴鹬的行动。
同一天,由21俱乐部组织的30多家媒体团也正好在林克斯温泉酒店参加首届海鲜节,媒体朋友们听闻了勺嘴鹬的故事,纷纷表示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来宣传保护勺嘴鹬!保护生态!
陈淼:绘画勺嘴鹬,传递爱鸟意识
(2015.03.11 如东新媒体 孟再越)
从网上搜集一张勺嘴鹬的照片,用铅笔临摹好外形,计算好比例再用细毛笔“复制”到宣纸上,接着选择喜欢的图案色彩来代替鸟儿色彩,这样一幅栩栩如生的勺嘴鹬现代民间绘画就完成了。这是我县第一个以现代民间绘画的形式创作勺嘴鹬作品的人——陈淼,绘画勺嘴鹬的过程。
走进陈淼的家,电视机柜上两幅勺嘴鹬的绘画映入眼帘,桌子上摆满了各种与绘画勺嘴鹬有关的颜料、图片、布料以及美术工具等。以勺嘴鹬为素材,创作的美术作品更是数不胜数:有扇面画、彩纸贴画、雕刻画……她用自己擅长的美术视觉艺术,唤起人们对勺嘴鹬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陈淼是掘港小学的美术老师,从事现代民间绘画已有6年时间。2012年12月,上海野鸟会会员李静来到掘港小学给四年级的部分学生做保护勺嘴鹬的讲座,这是陈淼第一次听说勺嘴鹬。原来,勺嘴鹬是世界濒临鸟种,它每年春、秋季节在如东小洋口逗留、觅食。在世界国际鸟盟最近一次对勺嘴鹬重要繁殖地调查显示,现时全球勺嘴鹬的数目可能少于400只,2011年10月保育人员一天在洋口地区录得103只勺嘴鹬,为勺嘴鹬全球迁徙路线上单次单日录得最大数量。恰巧当时自己在创作民间画,她便灵感一闪:用民间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勺嘴鹬不是很好嘛。1个月后,陈淼成功创作了第一幅勺嘴鹬民间画,用新型蓝印花布的纹样图案色彩来代替鸟儿的色彩,给人一种布贴画的效果。“用蓝印花布创作民间画,绘画勺嘴鹬还是头一回。当时画勺嘴鹬难吗?”“还算比较好画。”她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在网上反复找勺嘴鹬的照片,加上李静给的录像资料,造型比较好画,总共画了13只勺嘴鹬。选择图案色彩时,突然想到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就是蓝印花布跟红颜色搭配,就把鸟的色彩换成蓝印花布的效果,然后鸟的嘴巴、脚都涂上红色,整幅画的背景装饰用绿色,正好符合民间画的色彩,并把这幅画命名为《如东勺嘴鹬》,受到了世界勺嘴鹬保护组织的喜爱。2013年4月,这幅画被“勺嘴鹬在中国”购买版权,并用在勺嘴鹬的服装宣传上。去年,陈淼又创作了名为《相聚小洋口》和《再来小洋口》的勺嘴鹬民间画,展现了勺嘴鹬的稀少和珍贵,号召大家保护鸟类。除了民间绘画,她还尝试用剪纸、水墨画、布贴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创作有关勺嘴鹬的作品。
为了让学生热爱勺嘴鹬,热爱鸟类,在美术课堂、兴趣小组上,陈淼给学生提供关于勺嘴鹬的素材,指导学生用剪纸、水彩画、陶土、布贴等多重形式创作勺嘴鹬的作品。在掘港小学的“勺嘴鹬之乡”体验馆,她作为指导老师精心布置体验馆教室:从勺嘴鹬的生存环境、迁徙介绍,到单色剪纸、套色剪纸,扭扭棒、面草拉菲钩编、羊毛毡、水墨画等勺嘴鹬师生作品展示应有尽有。陈淼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学生,更带动身边的人创作勺嘴鹬作品。去年暑期少年宫老师潘斌带领水墨画学员,制作出大型水墨勺嘴鹬宣传画屏风,积极推广“保护勺嘴鹬”项目活动;今年年初,她还利用课堂教学阵地,辅导6个班的学生创作了大量勺嘴鹬作品,并及时上传博客,如今博客点击率近10万5千人次。
“一个小小的兴趣爱好能带动这么多人,觉得挺有意义的。接下来将用更多的表现方式创作勺嘴鹬作品。”陈淼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的人认识勺嘴鹬,保护勺嘴鹬,爱护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