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湛江日报]亿万沙虫苗“守住”草潭沙虫之乡

(2019-07-22 14:40:03)
标签:

健康

旅游

美食

沙虫

文化


[湛江日报]亿万沙虫苗“守住”草潭沙虫之乡
陈振国(右)与湛师曾富华教授合照。记者陈文富 摄

陈振国,遂溪人。2009年6月毕业于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水产养殖专业,2010年6月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乡镇区域经济发展本科专业。2009年11月,陈振国回乡创业,注册成立公司,主要从事沙虫种苗繁殖、养殖和销售,产品大量销往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年获利达百万元,推广养殖面积达3000亩,为农民创造经济价值近1000万元。

入选理由: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明确,并能为此克服万难、一直努力、从不放弃,如此执着的人,相信蜕变只是时日问题。

执着指数:

本报评价:25岁就拥有自己的公司,并依靠自己的力量造福家乡百姓,这样的80后让我们刮目相看,这样的年轻人让我们充满希望。

1 从小爱水产更爱沙虫

陈振国出生于遂溪草潭,这个被誉为“沙虫第一乡”的地方。他走上水产创业路,也是受了父亲影响。父亲搞水产养殖20多年,但2005年的一次养殖失败,让父亲一下亏了几十万元,这刺激陈振国立志考大学专门学习水产养殖专业。他从父亲失败身上找到教训,认为单靠经验养殖是行不通的,必须掌握水产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才能降低风险,获得成功。为争一口气,高考填报志愿时,陈振国毫不犹豫地在专业栏上全填上水产养殖专业,最终被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录取。

水产种类很多,为何陈振国对沙虫情有独钟?陈振国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沙虫是海洋渔业资源中最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种类之一,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但是自然生长的沙虫产量相当有限,沙虫苗种的人工孵化技术目前在国内局限性又较大,因此目前国内养殖沙虫的苗种长期主要靠进口越南的野生苗种来维持,可由于长途运输苗种存活率低,经济效益自然也不高。

“如果能攻克沙虫苗的培育,那就不得了了!”陈振国敏锐地嗅到了沙虫苗的巨大商机。为了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在校期间,陈振国经常利用寒暑假到养殖场兼职,积累经验。

2007年暑假,陈振国在阳西华龙集团参加了南美白对虾的育苗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南美白对虾的育苗工作。2008年寒假,陈振国只身来到福建省宁德市学习大黄鱼苗的培育,掌握了大黄鱼育苗的全部育苗技术。2008年5月,在学校的帮助下,陈振国参加了国家863项目巴拉圭近江牡蛎人工繁殖的项目,并获得成功。

2 土池人工育苗引关注

积累一定经验后,陈振国跃跃欲试,很想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终于,他找到了一个机会。2008年暑假陈振国尝试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他和同学一起筹集了5000元在阳江沙扒镇租下一个废弃的虾塘,应用自己掌握的育苗技术,对红鱿鱼进行土池育苗,大获成功。暑假结束后每人分得3000元,虽然金额不多,但这人生的第一桶金让陈振国信心满满,也让他更加坚定地走水产养殖之路。

陈振国心里一直放不下一件事——“自然生长的沙虫产量相当有限,而沙虫苗种的人工孵化技术目前在国内局限性较大。”他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攻克这个难关。

2008年5月,陈振国在遂溪草潭镇租用了一个简陋的繁殖场,开始探索方格星虫人工育苗技术。他白天到当地海区挑选性腺成熟的亲虫,晚上取样本、细心观察亲虫产卵情况。经过几个月时间的辛勤付出,最后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成功孵化出幼苗473万条,并在《海洋与渔业》杂志上发表论文《方格星虫土池人工育苗技术初探》。

由于陈振国所从事的利用土池培育沙虫种苗一直是国内一个难题,这项研究的成功,自然很快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媒体的关注。2010年10月17日,湛江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陈振国完成的“方格星虫土池育苗生产技术”项目进行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2011年7月8日,陈振国完成的“方格星虫土池育苗生产技术”项目获得湛江市2010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致富经》栏目和第二频道《理财在线》栏目,先后于2009年9月2日和2010年9月6日对陈振国的创业之路进行报道。

3 毕业走上艰难创业路

陈振国的目标远不是停留在实验室或小打小闹,他有更大的目标——回乡创业,成立自己的公司。创业的第一个大难题就是——创业启动资金从何而来?

那段时间,陈振国几乎每晚都硬着头皮在亲戚好友家坐到很晚,有时一晚连续跑两三家。最终,他说服堂哥投资十万元作为创业的启动资金。

资金有了,第二个难题就是选址。鉴于沙虫对生长环境的质量要求很高,为了找到沙虫苗培育的良好环境,陈振国每天顶着烈日,几乎跑遍了北部湾的沿海滩涂。经过一个多月的仔细考察,陈振国终于在家乡附近找到了一块育苗的理想场所。就这样,陈振国租用一百多亩废弃的虾塘作为基地培育沙虫苗,开始了创业之路。

没有人手,陈振国就一个人扛着干。他每天像开足马力的机器,早早起来,一直忙到深夜,就算好不容易躺在床上了,大脑也闲不下来,把白天所有的环节回想一遍,觉得不够好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都暗暗记下,然后才迷迷糊糊地入睡。但睡得并不安稳,经常还要半夜爬起来,观察一下种苗的情况,神经绷得紧紧的,一刻不敢放松。

有时碰到了难题,一时又找不到解决方法,一整夜都无法入睡,日子过得十分艰苦。陈振国时时告诉自己:决不能放弃!那个时期,安安稳稳地一觉睡到天亮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后来陈振国邀请来了自己大学同班同学兼好友,在他的协助下,陈振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育苗上,种苗存活率有了大幅度提高,沙虫苗逐渐实现大批量生产。由于陈振国的沙虫苗种品质好,存活率高,颇受沙虫养殖户的青睐,养殖场开始逐渐盈利。

4 育苗一亿条造福当地百姓

2009年11月,陈振国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取名“众帮”,是因为陈振国认为,事业的成功是身边所有人和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陈振国说,每亩沙虫要放苗1万条。目前,他用土池法培育出来的沙虫苗1000万条,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不少客户是预约购买的。但沙虫苗的卖价却一分钱也不涨,还是每条约一角二分。

沙虫苗的培育成功,也给了陈振国信心和力量。他今年培育沙虫苗的池塘从100多亩增加到300多亩,生产沙虫苗从去年的1000万条增加到1亿条。陈振国每月繁育一批沙虫苗,解决了当地10年来每年只投一次野生苗的问题,使遂溪县养殖面积达到2万多亩,养殖渔民因此走上致富路。

陈振国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用一个新型农民的成绩,回报乡亲,回报社会。
本文来源于湛江新闻网:http://news.gdzjdaily.com.cn/zjxw/content/2011-12/24/content_1435934.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