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半生缘》有感及续写的结尾

(2011-08-01 11:46:44)
标签:

文学

品论

文化

读《半生缘》有感及续写的结尾

 

先声明小豫写这篇文章时可没有看过任何关于《半生缘》的评论或点评,仅凭自己看过一遍后,有所感悟而设想的结局,也许主观性较强,如果有悖于名家点评的,本博文内容浅薄之处,或体现不尊敬原著之处,(不过自己绝对是很尊敬的,就看您对本博文的看法了。)还望各位博友能多多包涵,尚希见宥。

 

相信新欢张爱玲作品的各位博友们一定不会错过她的长篇小说《半生缘》吧。的确非常出色,我仅看过一遍,几遍里面感人,细腻的情节所触动,还有那巧妙的伏笔设置,后文对应地好比高手下象棋一样须考虑起码三步。说道象棋,哎呀,这里就不在节外生枝了。下一篇博文就是关于电视剧《将军》大结局的点评,也许写的和专业评论家相比简直妍媸分明,但这位博主也不妨看一下,批评一下也好。如果您是90后的,也许后面一节还能勾起您的美好童年回忆。

 

自己看时看到后半高潮部分,曼桢经历许多波折,终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带病逃离姐姐曼璐和姐夫祝鸿才的逼迫。本打算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世钧,但一直没机会。(自己阅读时十分也十分替曼桢着急,这小说都快结束了,难道真是悲剧?)终于一个偶然机会,2人在一天不约而同地来到许家找叔惠,终于相隔2年的人见面了。恰巧叔惠不在家。两人又在叔惠妹妹的目送下离开许家。“她在少女时代就知道他们是一对恋人,现在又看他们双双走了”。哎,总觉得有的物是人非的沧桑感。不过,总算曼桢可以向世钧倾诉这两年的苦了。

在阅读过程中我就有点对世钧不满,这么轻信曼璐的话,相信他人也不相信曼桢,竟然荒唐到相信曼桢为一点小事不告而别,与豫瑾结婚了。不过豫瑾也真是好人啊,又年轻有为,也难怪世钧那样想。之后又莫名其妙地与自己本不爱的翠芝结婚。这样不是剥夺了自己和翠芝幸福的权利。回想这样一节:翠芝和叔惠出去一天,也挺简单的,但第二天回来后就与未婚夫一鹏解除了婚约。感觉这点自己能料到,并且替他们高兴总算他们有情人能够终成眷属了。可没想到竟是这样。

 

世钧自己口口声声说母亲和寡嫂是受封建婚姻影响的,自己不也堕落于此?可世钧总算还是爱着曼桢的,原谅他吧。

 

叔惠和翠芝本也是两情相悦,性格上我自己认为他们两人是非常合得来的。可也是受封建观念影响,两人恋情未遂。在翠芝婚礼上叔惠酒醉,竟然做出拉着翠芝手不妨的举动。不过他们的恋爱是十分低调,含蓄的,所以并没引起人们的意见。后来叔惠就出国了。也结婚了。下一次回来时,却已经离了婚。翠芝着急着已世钧的名义为叔惠买洋酒,办酒席接风。世钧说正是因为老相识,所以没必要啦。翠芝显然有点心虚了。后来又有世钧的寡嫂到世钧面前告状,说是看到翠芝与叔惠想好,在叔惠面前哭泣。翠芝本是她的表妹,大有一种大义灭亲的味道。

 

所以小说结尾处既然世钧也已经化解了原来认为曼桢与豫瑾结婚的误会,自己也说人生有一次真正的恋爱足矣。那不言而喻就是与曼桢在小说开始写到的与曼桢在一起的2年温馨时光吧。的确值得珍惜,回味,留恋。现在曼桢已在他面前,应该再续前缘吧。

本来觉得小说能给一个愉悦的结尾。可是却在叔惠和翠芝相互类似调侃的对话中结束。颇有些不过瘾之感。不像现在的大部分青春文学中,它们的结局总是很易懂,悲剧或喜剧的态度总是很明确。难道这就是大部分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的区别吗?著名的作品往往不会通俗易懂?也许我的文学造诣太浅,看川端康成的小说也总对它们的结局方式迷惑不解。就比如或诺贝尔文学奖的《雪国》吧,我看第一遍时,看了大半本也没看懂他到底想表达什么。不看网上名家评论,我简直怀疑他是不是没写完。说是让读者回味无穷吧,我真的也很难想象后来该怎样。也不过乱说乱想,生怕对名著有所不敬。其他网友或同学又职责自己狗尾续貂。这篇张爱玲的一点点续想自己也是存了好大勇气才敢发表的,请多多包涵,多多包涵。如果能够给一点鼓励的话,那小豫就向您表示至纫高谊了。再说川端先生的《千只鹤》吧。我看了2遍多,对于结局最后一句话,三谷菊治说的:“让近子一个人活下去!”如此斩钉截铁的一句话,我只能很不情愿地让自己接受这样的结果:文子自杀死了,太田遗孀无疑也给近子逼死了。菊治又是极其敏感的人,他后来说出这种话,很难不让读者想象他是也去自杀了。小说的确充满着一种忧郁的气氛,但语言真的很美很美,感觉作品中人物的措辞,举止也很符合自己的风格。她可以说是我除《基督山伯爵》外最喜欢的一部小说了。再至于自己曾经看过的《花的圆舞曲》我相信那应该是自己只看了一板,另一半没找到吧。(不好意思,扯远了。)

 

 

我想下面我所给的一点大致续写,应该是很多读者都比较满意,心中也期待的吧,只不过也像刚开始的自己一样,没勇气写下来。

 

在茶馆中,曼桢遗憾地说不可能再回到从前了。但世钧还是觉得自己不能这么怯懦,一错再错了。应该好好把握,珍惜现在的曼桢,续后半生缘。回家后,世钧与翠芝谈了自己想与曼桢重修于好的想法。一开始还担心翠芝不同意。翠芝听了后非但没生气,反而也向世钧说出了自己的心事。世钧听后也大喜过望。自己不能够自私地让叔惠和翠芝在空虚寂寥中度日如年了。叔惠也是离过婚的人了,应该也是念念不忘翠芝。

一个月后,世钧和翠芝向家人解释并经过家人的同意后,2个人离婚了。不久翠芝带着泪水与家人告别后,与叔惠一起去了美国。大家都笑她傻,又不是不再回来,叔惠还有亲人在上海呢。曼桢在世钧的帮助下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后,两人也结婚了。世钧疼爱曼桢的孩子就像自己亲生的。即使在那尚存战乱的年代夫妻之间也能相敬如宾,父子母子之间也能相濡以沫没有怨言地幸福地生活。

 

豫瑾怎么办,他也是一位真正的心地善良的人呐。虽然也遭受了丧妻之痛,牢狱之苦,但好人一定要有好报的。在世钧和曼桢的帮助下,豫瑾在上海一家大医院工作,并结识了一位虽也是一位医师的遗孀,年龄也相仿,美丽,接受过比较好的教育,思想也比较开放。他们结成伉俪后,她提议与豫瑾一起去豫瑾老家两人重新在办一家小医院,诊所也行。豫瑾的老家在六安,曾经是沦陷区,现在虽已收复,但人民还是生活疾苦的,医院又少,求医很不方便。这是豫瑾与新太太聊天时自然流露出的思乡与同情。太太也实在贤惠,敏感的捕捉到这点。给的这提议也确实让豫瑾欣慰。最后,他们的事业当然是成功的喽。生活也是幸福的。

博友们觉得是否这续写太过简单。呵呵,当然女生嘛,比较感性,自然比较愿意往好的方面想。而且,我也说了是大致情节。细节之处也的确没怎么体现。感兴趣的张爱玲的粉丝们可以赋予自己的想象更生动的感情,更华美的细节。没有什么一家之言,有的应是更多的思想荟萃。

 

 

如果您觉得还想与小豫讨论更多或者觉得小豫的文章实在莫名其妙可以私信小豫哦。不要因为体恤小豫最近忙着准备高考,而让小豫失去与您交流心得,经验的宝贵机会。小豫就是百忙也会抽出时间回复您的。或者进入小豫的微博,那里个人资料上有小豫的QQ号,在QQ上讨论,或许更直接一些。

 

 

谢谢光临凡事豫则立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