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卡姆剃刀原则的语言逻辑分析

(2013-03-07 08:24:54)
标签:

文化

今日在微博上看到一则署名“科学松鼠会”的贴图《理论是怎样建立的》。先转帖如下:

http://ww4/bmiddle/6a5d5455jw1e2fwf2r7fxj.jpg

其中有一张图片说:“假设越少的理论越可能是真的”。

针对这句话,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逻辑上越弱的假设集合,越可能是真的”,另一种理解是:“表述上越简洁的假设集合,越可能是真的”。

前一种理解可以得到概率论、集合论上的有力证明——A and B为真的概率不会大于A成立的概率么。但这样理解有如下问题:

第一,这样的理解变相地鼓励了保守性。显然,什么也不断言,说一句“一切皆有可能”,是最安全的,是逻辑上最弱的,但这也是信息量最小的,最不提供价值的。

第二,如果A是可证伪的,B是不可证伪的,那么A and B和A在操作上是同样安全的——你不可能遇到支持A但反对B的新证据。但相信B有很多科学以外的好处,比如心理状态很踏实,很合群,等等。

所以,这种理解,严谨性上有有力的保障,但对具体研究工作在操作层面的指导是有限的。

再看后一种理解。在操作意义下,我们很容易把握这种理解的精神实质——思维的经济性,用最简洁的表述传达证据所支持的最大的信息量。但是,它和真理、真相的关系,是含糊不清的,可以说对于这样得出的结论在逻辑上的安全性,没有任何可靠的保障。

比如,一个函数f,f(1)=1,f(2)=2,f(3)=3,f(4)=5,f(5)=8,你对这个函数能做什么概括?学过数学的不难看出,斐波那契数列就是一个最简洁的概括,但是这跟真相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上帝喜欢恶搞,分分钟就可以把最简洁的概括带到沟里。

再比如,一个分类样本:{1,3,7,8}、{0}、{5,9}、{2,4,6},你对各类的特征能做出什么概括?只在数学的圈子里找最简洁的概括,可能毫无方向,但是一旦把视角转向语文,各类的特征概括就可以一言以蔽之——四声。

结论:对奥卡姆剃刀原则,存在逻辑的和语言的两种不同解读。逻辑解读对接近真相有理性保障,但会导向保守和不提供价值的方向。语言解读对接近真相没有理性保障,但可以对认识世界、弘扬科学价值提供积极的引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