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6日
(2023-10-16 16:27:20)
国庆假期里我在家观看了一部电影,讲述了中国红军长征的故事,毛泽东曾写过一首《七律.长征》赞扬红军精神,其中有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概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赞美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红军为什么要长征?他们在漫漫征途中遇到了哪些的困难?他们如何超越了自己的极限?又如何创造了历史性的奇迹?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影片中提到,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军队战斗力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打算围剿红军的作战方案,趁敌人还未反应,挥全军之兵力挥师向北,不断挺进,踱过了金沙江,终于逃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但红军并没有就此罢兵,他们继续北上,强行渡过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创造了千古佳话,有诗为证:“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走过了环境恶劣、人迹罕至的草地,突破了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成功进入了甘肃,在这一过程中,红军的许多将士也因此牺牲,永远留在了茫茫的山林和雪原中,他们为祖国的美好未来来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其中影片里最精彩的一段当属飞夺泸定桥。泸定桥是大渡河上的一座铁索桥,长30余丈,铁索上搭着一块块的木板。当红军抵达泸定桥时,狡猾的敌人为了阻止红军过桥,拆掉了桥上的木板。可红军却不为所动,挑选了22位实击队员匍匐在铁索上前行,与对岸敌人作战,后面的战士们走在前面的战友为他们开出的路,走一步铺设一块木板,最终终于修好桥,使红军大部队顺利过河。正因为有他们不畏艰难的作战,才有了新中国,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祖国的今天,换来我们人民今天的安居乐业与幸福生活,中国工农红军历尽艰险、英勇奋战、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立于世界的坚强意志。我们在生活中要劳记红军精神:不畏艰险,大公无私,勇于与困难作斗争。做祖国未来事业发展的接班人。
前一篇:2023年10月14日
后一篇:2023年10月18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