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回眸(二)


标签:
杂谈 |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里,对于那时的年轻人来说,滑冰是件最快乐的运动。现在的年轻人们,娱乐范围很广泛。他们很难想象,那时的年轻人们的娱乐范围是很有限的。那时,每到冬天,像什刹海、北海公园、紫竹院等地。一到礼拜天,冰面上到处是滑冰的人。在滑冰场外边滑,叫滑野冰。
那时,北海公园里的冰场,设在琼华岛的北面,冰面最大,其次是什刹海和紫竹院。那时进冰场滑一次冰门票三角,分早、中、晚三场,我常去的是什刹海冰场。因为那里离我家最近,走着大约十五分钟就到了。
我开始学滑冰,用的是一双旧冰鞋。在我家北面的一个小公园里练习,那里随便进游人稀少。初学滑冰摔跟头是家常事,但我悟性好,认真看别人的滑冰动作,仔细模仿学习,大约一星期左右我就能滑直趟了。但还不会拐弯不会停,要停时,必须用手抓住什么东西,才能停下来。弄不好就摔屁股墩,经常弄湿裤子和手套。那时我的同事也学滑冰,买了双新冰鞋,这也触动了我买新冰鞋的念头。后来在力胜体育用品商店,买了双黑龙牌跑刀冰鞋,一双三十多元,现在听起来很便宜,但那时我还是咬牙买下的。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买了新鞋就不满足于滑野冰了,又想到冰场里去滑。我第一次进冰场是滑早场,早场人不多,但我很知趣,先到初滑区练习,看着那些滑冰高手的优美滑姿,我心里非常羡慕,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赶上他们。由于我的不懈努力,进步很快,不久我也敢进大圈和他们一比高低了。当我进入大圈和他们一起快速滑起来时,感觉身体似乎 也飞了起来,耳边风声呼呼做响,当初的胆怯,不自信一扫而光。我跟着他们一圈一圈地滑着,也记不得滑了多久,直到累了才停下。那种快乐我无法用文字表达,就一个字“爽”。那时我的滑瘾特大,一天三场阵阵不拉,脚面都被鞋带儿勒肿了。
后来改滑晚场,晚场人多照明全部打开,亮如白昼,同时还播放着背景音乐。是当时最流行的,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秋日丝雨》、《水边的阿狄丽娜》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曲子。每当滑累了就跳出圈外,一边擦着汗,一面欣赏着滑冰高手的优美的滑姿,听着克莱德曼的钢琴曲,那真是最快乐的时光。
现在的年轻人们娱乐范围很广泛,滑冰的人要也少多了,当年的那些滑冰场,大多关闭或面积缩小了,只有什刹海冰场每年还开放。但是,面积也比过去缩小了,有一次我路过那里,驻足看着滑冰的人们,脑海里又浮现出当年的盛况,感叹时过境迁,当年那个倍受年轻人青睐的地方,如今已不被他们关注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爱好也发生着变化。

我和日本人学校的小学生,此照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北海公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