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曷萨拉的建筑史诗
标签:
旅游 |
分类: 行者无疆 |

曷萨拉王朝在南印芸芸众多王朝的统治中,只能算是偏安一隅统治400多年名不见经传的小王朝,却可能成为我五次印度行里最大的惊喜和收获。在黄金城,亨比,卡久拉霍和太阳神庙之后,我居然被这座HALEBID无人问津的小神庙吸引的无法自拔,在见到她的第一眼开始,我一直在惊叹造物的神奇。与其说这是建筑,不如说是雕刻,这里是印度单体神庙之最,没有之一。
曷萨拉王朝的都城拥有与印度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神庙形式,这里的雕刻,繁复精美到极致,恐怕连吴哥女王宫都无法比拟。
历史遗迹的保存程度一直是和这个地区的通达难易成反比的,越是交通不便荒凉处,越容易见到杰出的人类古代文明。
曷萨拉王朝最早在十世纪初是信仰耆那教的,随后在十一世纪又改信的印度教,十二世纪的时候,曷萨拉王朝的国王打败了遮卢卡王朝,随后建造了很多神庙供奉毗湿奴神,又把都城从BELUR迁到了HALEBID,最后在十四世纪时,曷萨拉王朝被德里苏丹王朝所灭。
从MYSORE城内8点多出发,11点半到达HALEBID神庙门口,作为最早的曷萨拉王朝的都城,其历史可以追述到九世纪,这座曾经繁荣的都城拥有一座被城堡环绕的宫殿,当年的曷萨拉王朝曾经建有150余座庙宇,而现存的这座在HALEBID的HOYSALESWARA TEMPLE则堪称曷萨拉王朝最精美的神庙。这座始建于1121年献给湿婆神的神庙,经过八十多年的建造,还是有部分尚未完工。虽然规模不及BELUR神庙,但是她的雕刻之精致,人物动物形态之生动优美,绝对比BELUR有过之而无不及。西方更有学者认为她是东方人类最伟大的建筑作品,堪比雅典帕特农神庙。
从门口步入神庙的那一刻起,我的眼神就被神庙外壁那些庞大精致的雕刻所吸引,目不暇接。克制住想一睹为快的冲动,先步入神庙内一窥究竟。
完全不同于室外的炎热,一旦跨入庙内,一股凉意迎面而来,几十根顶天石柱排列在石廊两侧,正殿里供奉着湿婆神,藻井雕刻着繁复的花纹。
当我的眼睛再次适应了南印的艳阳,便开始了那场视觉盛宴了。
这是庙门口雕像,曼妙的身姿,璎珞环钏,衣饰翩翩,完全彻底的体现了印度教那丰富生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

神庙外壁的雕刻,肯定包括了三大主神,两大史诗。
这座快步绕一圈都不用两分钟的神庙,我足足驻足了两个多小时,然后不得不十分眷恋的离开,下一站是曷萨拉王朝最后的都城BELUR
BELUR被称为印度的巴洛克,就建造的时间而言,其实巴洛克该被称为欧洲的印度教更合适,早在佛陀之前印度教就以婆罗门的形式存在着,他们建造神庙和宫殿,不管是表达对神灵的虔诚还是纪念战争的胜利,他们在建筑中花费的财力和劳动力只是为满足一种精神的追求,早已超出遮风挡雨的单纯物质上的意义了。
BELUR的CHENNA KESHAVA TEMPLE是印度十分罕见的建造在平台上的星型结构的神庙。而且建造神庙的肥皂石十分容易雕刻,并且暴露在空气中后,又会变得像钢铁般坚硬
神庙是为了纪念战争的胜利,并献给毗湿奴的二十四个化身之一的LORD
VIJAYANARAYAN的。神庙的最上方一圈还有十八座神态姿势各异的舞女。



除了主庙外,四周还有俩做规模较小的神庙,应该是都没有完工,一座只有庙身却没有任何雕像。另一座虽然雕刻了很多神像,却没有任何花纹雕饰,虽然显得十分不搭调,但是这座神庙的雕刻,却异常的精美细致,就像是印度的细密画,精致程度绝对不在中国的木雕之下。
可能是因为纪念战争胜利,这座神庙大部分都是手拿乐器以舞姿神态出现的雕刻。
BELUR神庙也是看日落的好地方,HASSAN地区的神庙全部都是曷萨拉王朝风格,整个这个神庙塔门是典型达罗毗荼风。
第二天一早,途径MYSORE,来到曷萨拉王朝现存最后的那座著名神庙,SOMNATHPUR的KASHAVA TEMPLE。神庙建于1268年,也是一座星型结构建在平台上的神庙,雕刻同样也是来源于印度的俩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耶那,唯一不同于BELUR和HALEBID,这是一座彻底完工的神庙。
曷萨拉王朝的庙宇如此华丽,印度教都相信轮回,其主流教义也倾向于清心寡欲,远离人间繁华,但凿庙都务尽华美,富于变化,激动而夸张,追求动态奇特,以巨大的体量和繁细豪华的装饰。












虽然是冬季,南印36度的高温炙烤下,我只能不停的行走避免双脚被滚烫的石面烫伤。忽然我彷佛感受到了耆那教那种追求身体的苦行来达到灵魂的轮回。这里,文明,生生不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