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丁香花

标签:
风景丁香花朵旅行旅游杂谈 |
分类: 生活体验 |
http://s12/mw690/729001fbtx6C1R1XRHR4b&690
丁香属于木犀科、丁香属,拉丁名是Syringa oblata
,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广泛分布于桑给巴尔、马达加斯加岛等地,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为哈尔滨市市花,是著名的庭园花木。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花两性,呈顶生或侧生的圆锥花序,花色以白色和紫色为居多。由其制成的丁香油、丁香酚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古代诗人多以丁香写愁。因为丁香花多成簇开放,好似结。称之为“丁结,百结花”。
别名 公丁香、百结、鸡舌香。
注解
生长习性
丁香花喜充足阳光,也耐半荫。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较少。以排水良好、疏松的中性土壤为宜,忌酸性土。忌积涝、湿热,一般不需要多浇水。丁香要求土壤肥沃、排水好的沙土。丁香花不喜欢大肥,不要施肥过多,否则影响开花。
主要用途
从桃金娘科丁香枝蒸馏的丁香油用制杀菌药、香料、漱口剂、牙痛的局部麻醉药、合成香草醛,还可作增香剂和增强剂。还可用于烹调、香烟添加剂、焚香的添加剂、制茶等。可作为药用,中药饮片“丁香”、“鸡舌香”、“公丁香”即为桃金娘科丁香的花蕾,性温,味辛。香气馥郁,味辛辣,常用于食品调味。
桃金娘科丁香的树根(丁香根)、树皮(丁香树皮)、树枝(丁香枝)、果实(母丁香)、花蕾蒸馏所得的挥发油(丁香油)亦供药用。
地区分布
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
注意事项
《丁香在海南扩种栽培的气候适应性分析》谭业华,陈珍:
极端低温达3℃时,可导致植株死亡。丁香性喜热带海岛性气候,原产区气候特点属于赤道雨林气候,最低月平均气温21℃。
形态特征
桃金娘科丁香,常绿乔木,高达5~10米。叶对生,叶柄明显,叶片长方卵形或长方倒卵形,长5-10cm,宽2.5-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狭窄常下展成柄,全缘。花芳香,成顶生聚伞圆锥花序,花径约6mm;花萼肥
厚,绿色后转紫色,长管状,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带淡紫,短管伏,4裂;雄蕊多数,花药纵裂;子房下位,与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头不明显。
[2]引自中国植物志61卷木樨科丁香属Syringa
Linn.: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高2~5米;小枝近圆柱形或带四棱形,具皮孔;冬芽被芽鳞,顶芽常缺;叶对生,单叶,稀复叶,全缘,稀分裂,革质,具叶柄;花两性,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与叶同时抽生或稍后抽生,具花梗或无花梗;花萼小,钟状,具4齿或为不规则齿裂,或近截形,宿存;花冠漏斗状、高脚碟状或近幅状,裂片4枚,开展或近直立,花蕾时呈镊合状排列;雄蕊2枚,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至花冠管中部,内藏或伸出;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丝状,短于雄蕊,柱头2裂。果为蒴果,微扁,2室,室间开裂;种子扁平,有翅;子叶卵形,扁平;胚根向上。染色体基数
x = 23, 或 22, 24。
花期
丁香属植物还有较强的耐旱性,4~6月,气温从10℃迅速上升到28℃左右,此时各种丁香正迅速生长、开花.
紫丁香花的所有种类,播种3~4年后,实生苗即可开花;而拟女贞亚属的种类,播种后4~5年才开花,但扦插或嫁接苗1~2年即可开花。5年后开花渐盛。
园林
木樨科丁香花色分白色与紫色两种,广泛应用于园林观赏,因其具有独特的令人愉悦的芳香、硕大繁茂之花序、优雅而调和的花色、丰满而秀丽的姿态,在观赏花木中早已享有盛名,已成为国内外园林中不可缺少的花木。
木樨科丁香的花期北方基本在“五一”左右,为春季花期之后夏季花期开始时。在送走妖娆明艳的迎春花之后,丁香花以其浓郁而不俗的典雅气息,为人们营造着宁静安谧的轻松环境。因此获得哈尔滨等市市花的殊荣名至实归。
可丛植于路边、草坪或向阳坡地,或与其它花木搭配栽植在林缘,也可在庭前、窗外孤植,或将各种丁香穿插配植,布置成丁香专类园。还宜盆栽,并是切花插瓶的良好材料。
丁香对二氧化硫及氟化氢等多种有毒气体都有较强的抗性,故又是工矿区等绿化、美化的良好材料。
常见的园林植物中多为紫丁香及其变种和暴马丁香,同属的还有白花丁香、红花丁香、荷花丁香、小叶丁香、花叶丁香、四季丁香等。
前一篇:正确的引导宝宝安然入睡
后一篇:【转】育儿7大错误千万别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