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的一生 * 原创文字

(2012-07-01 22:57:20)
标签:

布木布泰

蒙古

格格

庄妃

皇太后

太皇太后

文化

分类: 谈古论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布木布泰,历史上称她为(孝庄文皇后),蒙古族,姓,博尔济吉特氏,是一位蒙古族的格格,生于公元1613年,逝与1688年,享年75岁,她的父亲是蒙古族科尔沁部落的宰相,与亲姑姑和亲姐姐同嫁皇太极共侍一夫。这位孝庄文皇后一生共经历了清初的三个朝代,并且尽心辅佐了顺治和康熙两代幼主登上皇位,虽然她的地位高高在上,可是从来都没有霸权参政,只是一直默默地付出,直到她的去世都一直令人尊敬,孝庄文皇后死后,她的孙子玄烨(康熙皇帝)遵照她的遗言,把她安葬在她的儿子福临(顺治皇帝)的墓葬旁,这位慈爱的母亲,就连去世后也要守着自己的孩子。

 

 

公元1625年,年仅13岁的布木布泰,离开了养育她的蒙古大草原,由她的亲哥哥护送嫁给了努尔哈赤的第八皇子皇太极,封为侧福晋。一年后,皇太极继承了汗位,又过了三年,她为皇太极生下了长女固伦雍穆公主,次后的几年里又陆续的生下了两位公主。崇德元年也就是1636年皇太极改号称帝,建立了大清朝,人称清太宗,成为了清朝第一位开国皇帝,并在盛京(沈阳)建立了行宫,改年号崇德,同一年封了五宫后妃。布木布泰被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她又为皇太极诞下了皇九子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她的一生共养育了三位公主一位皇子。

 

在历史资料里,我们可以看到最初庄妃并非深受皇帝宠爱,因为皇帝的心里还装着别的女子,在皇太极最宠爱的女人中有个被封为宸妃的海兰珠,她是庄妃的亲姐姐,年长庄妃4岁,入宫时间却在她之后,只可惜这位宸妃福浅命薄,好不容易为皇太极生下了皇八子,不料小皇子身体虚弱,才两岁便夭折了,宸妃思儿心痛,不久就病逝了,这让皇太极十分的难过,可喜的是,庄妃在宸妃的儿子夭折两天后刚好为皇太极生下了皇九子福临,这个小皇子的到来填补了皇太极心头的遗憾,同时也让庄妃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母凭子贵,我想说的就是如此吧。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皇太极突发脑中风猝死在盛京的(沈阳)清宁宫,由于当时并没有立储君,众亲王和皇子们一时之间都对皇位虎视眈眈,其中争执最为激烈的就是皇太极的亲弟弟睿亲王(多尔衮)与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两个人互不相让都想坐上这把龙椅。面对紧张而又急迫的形式,皇太极的正宫孝端皇后哲哲(庄妃的亲姑姑)与众臣子商议,如若不能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势必会引起八旗纷争相互残杀,后果不堪设想。眼见睿亲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争执不下,大家都觉得此二人谁也不适合继承皇位,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其他的几位皇子里选出一位幼主。入选的是九阿哥福临和十一阿哥博果尔,于是庄妃悄悄找到多尔衮请求他辅佐儿子福临登基,也许是庄妃(布木布泰)的柔情感动了多尔衮,也亦或是福临是个小孩子对多尔衮没有威胁,他终于答应了她的请求。

 

公元1643年八月,皇九子福临在父皇(皇太极)中风猝死后,由睿亲王多尔衮等大臣的支持下继位登基,次年改元号顺治,迁都北京。这个年仅六岁的孩童一夜之间就成了高高在上的皇帝,他的脸上布满了迷惑和不解,他也不知道做皇帝是为了什么,当群臣行礼跪拜的时候,他慌张的使劲看着身旁的母亲。福临(顺治帝)登基后,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平静,多尔衮被封为摄政王代小皇帝处理国家政事,此时的布木布泰已经是皇太后,眼看着自己的儿子一天天的长大,她的内心无比激动,为了保住顺治的皇位,她的确费了不少的心思,期间曾多次化解了福临和多尔衮的激化冲突,也正是因为她的聪明才智与之周旋,压制了多尔衮几次想要江山易主的念头,她保住的不仅仅是儿子的皇位,还避免了亲人手足之间的相互残杀,她的睿智也被众人所称赞,被誉为是清朝初期的女政治家。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月,24岁的顺治皇帝(福临)不幸身染天花高烧不止,在北京紫禁城内的养心殿病逝,仅仅在位十八年,顺治皇帝的驾崩让皇太后布木布泰颇受打击,回忆儿子福临当年六岁被辅佐登基,十四岁亲政,刚刚24岁就离她而去,英年早逝,内心愈是万分悲痛。然而,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顺治帝去世后,皇太后布木布泰强打起精神忍住悲伤,又将她8岁的孙子爱新觉罗(玄烨)扶上了龙椅,顺治十八年二月,玄烨继位,改年号康熙,也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玄烨是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他的继位给皇太后布木布泰带来了更高的荣誉,此时的她已被尊称为太皇太后。

 

康熙帝继位后因为年纪尚小,一切军机政事都由四位辅佐大臣来决定执行,没想到这位八岁的小皇帝聪慧过人,在逐渐成长中渐渐显露出他过人的才气,11时岁便已完婚,更令人欣慰的是他并没有令皇祖母布木布泰失望,他在皇位长达60多年,用智慧巧擒叛贼鳌拜,平定三藩之乱,收复了台湾,为他的子孙建立了国运昌隆的太平盛世,康熙不但治国有方,还很好学,直到老年时仍是书不离手,而且对皇祖母也很孝顺,被称为是历史上的好皇帝,虽然说康熙帝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一代英明的君主,可是这些都和太皇太后的耐心辅佐教诲分不开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柔弱女子,用她那双柔弱的双手去辅佐两代幼主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她从不去争权邀功,也从没有为争夺个人名利而胡作非为,她是善良的,也是睿智的,她对子孙后代的爱都是付出没有索取,她用自己英明睿智的一生为大清做出了伟大不可磨灭的贡献,直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