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玄宗与梅妃 * 原创文字

(2012-05-29 02:03:19)
标签:

历史

唐玄宗

梅妃

情感

初见

宠爱

陪伴

移情

冷淡

丢弃

亡故

文化

分类: 谈古论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唐玄宗即(李隆基),生于685年—逝与762年,历史上称之为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间唐朝曾经历了一段鼎盛时期的发展繁荣,但后来却因为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野心太大,整日里胡作非为,瞒上欺下,以宰相的身份一手遮天,再加上唐玄宗的沉迷享乐,与杨贵妃的奢侈无度,荒废朝政,终于引发了安史之乱,从而导致唐朝的国情趋势逐渐走向衰败,也正是为了平息安史之乱,李隆基忍痛无奈赐死了他的爱妃(杨玉环),也正是由于杨玉环的出现他才冷落了一直陪伴在身旁的(梅妃)。

 

 

◇◆◇提起李隆基就很自然的让人想起了杨玉环,却很少有人详知,他与梅妃的这段感情。这位名声曾经显赫一时的君王,也曾在遇见杨玉环之前而深爱着梅妃,都说皇帝多情,凡是进了宫里的女人也都成了花瓶,每天就那么默默地摆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皇帝心情好了,就拿起一个来欣赏,皇帝若是心情不好了,就随意将花瓶丢弃或是打碎,古往今来,做了皇帝的女人也曾无数,但是到了最后能得善终的确是寥寥无几,伴君如伴虎,即便是得到了皇帝的真心宠爱,也还得提防着他的所有女人们的报复争风吃醋,毕竟,纵多的女人只有一个老公,在那个高高的宫墙之内,看似一片繁荣富丽堂皇的景象,却到处都暗藏杀机,陷阱颇多。

 

◇◆◇李隆基对杨玉环的宠爱是众人皆知的,也在史书上有着详细的记载,可她并非是李隆基第一个喜欢的女人,在杨玉环之前李隆基还有两个喜欢的女人,一个是病逝的武惠妃,一个是陪伴他多年的梅妃。梅妃的原名叫江采苹,生于710年—逝与756年,是福建省人,家族世代行医,她自小聪慧过人,喜读诗书,小时候就喜爱梅花,每当梅花盛开的时节,她都会赏梅吟诗,9岁已能背诵多篇名著诗文,待她长到十五岁的时候,已成了当地的才女,不仅写得出一手好文章,还善通音律,琴棋书画,舞姿优美,再加上她天生丽质的容貌,被众人称之为才貌双全不可多得的奇女子。

 

◇◆◇开元盛世,唐玄宗慧眼识贤才,他提拔的宰相贤士都对朝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时的唐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派大好的发展形式。可是就在此时他十分宠爱的武惠妃突然猝死,虽然后宫粉黛无数,可他却偏偏只喜欢武惠妃,爱妃的离世让他心生悲痛,整日里茶饭不思,郁郁寡欢。为了讨皇帝的欢心,使龙颜大悦,一个叫高力士的官员向他请奏,建议唐玄宗再次选美,广招天下之绝色美女入宫。准奏后他亲自出使闽粤(现在的福建和广东省),一日巧合,高力士来到当地茶楼品茶,无意间听到有人提起江采苹,众人不禁齐声称赞,此女才貌双全,性情温顺,确实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好女子,让高力士喜上心头,他私下里查访不动声色,果见其人如此也,于是去了江家说明来意,江家自然是不敢违抗圣旨,当即应允,高力士不顾一路奔波,兴奋地将她带回宫里,待一番梳洗打扮后献给了皇上。

 

◇◆◇且说唐玄宗早已看惯了那些整日里浓妆艳抹的后宫嫔妃,他初见江采苹就被她的美丽吸引了,此时的江采苹正值芳龄年少,清新脱俗,面如芙蓉,举止文雅落落大方,并无一丝矫揉造作,让唐玄宗看了越发的喜欢。在盛开的白梅树下,江采苹含羞为唐玄宗吹奏了一曲《梅花落》,又为他跳了一曲《惊鸿舞》舞姿优美,裙裾飘飘,被风吹落的花瓣随着翩跹起舞的美人徐徐飘落,乐曲悠扬,宛如仙女下凡,天上人间,看的唐玄宗如醉如痴,拍手叫好,甚是喜爱,他顿时对这个才情女子心生怜爱,而此时江采苹也亦成了唐玄宗新得的宝贝,在此之后,唐玄宗让江采苹几乎夜夜侍寝,时常的陪伴在自己左右,一同演绎着花好月圆的美好爱情故事。

 

◇◆◇与后宫的嫔妃所不同,江采苹一身素雅,亭亭玉立,她的到来犹如一股温暖的春风,又唤起了唐玄宗心里的爱情之火,因为江采苹喜欢梅花,唐玄宗便下令,在江采苹所居之处种满了各种梅花,还亲自提笔在她的园子里,为亭台楼阁题名,梅阁梅亭的名字便由此而来。每逢到了梅花盛开的季节,江采苹常常走入梅林里赏花,吟诗,痴迷的状态流连忘返,唐玄宗见状便戏称她为梅妃,于是江采苹从此就成了梅妃,在唐玄宗的细心宠爱下,梅妃也曾过了几年的幸福生活,她与世无争,心性高雅,不与后宫的脂粉女人们为伍,闲下来就吟诗作画,或者是陪着唐玄宗下棋解闷,散步聊天,深的唐玄宗的欣赏和疼惜。

 

◇◆◇梅妃的到来让唐玄宗的心有了寄托,他也十分欣赏梅妃的才气,不但琴棋书画,还温婉贤淑,一日两人在梅阁内赏梅下棋,不想唐玄宗缕缕遭败,心中不免有些不悦,面子上也感觉失了尊严,聪明的梅妃自然晓得,她笑语盈盈的走到唐玄宗面前,柔声说道,陛下乃是一代明君,整日里忙于国事,又心系四海,勤劳治国,臣妾只是一时幸运赢了陛下,若是真正的论起来,我又怎可与陛下争胜负那,梅妃的一席话说的委婉,让唐玄宗听得心里舒服,也让他对这个不喜欢奢华的女子刮目相看,梅妃的清纯,不染俗气,也更不喜欢珠宝和那些绫罗绸缎,她总是喜欢淡雅的服饰,也把自己比喻成圣洁的梅花,就是这样的平凡与世无争,让唐玄宗对她更加的迷恋,对她的宠幸竟然长达十年之久,而面对宫里的纵多嫔妃美貌女子唐玄宗都视而不见,也由此可见他对梅妃的宠爱竟是如此之深。

 

◇◆◇令人惋惜的是这位君王并未把他对梅妃的爱一直延续下去,而是在一次邂逅中移情别恋,他竟然喜欢上了自己初次见面的儿媳妇杨玉环,从那以后梅妃渐渐地被唐玄宗冷落,过着与冷宫相差无几的生活,这真是,只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皇帝的眼里,失宠的女人又如穿旧了的衣服,被淘汰搁置一旁,而梅妃依旧爱着唐玄宗到死,由于杨玉环的嫉妒和暗地里对梅妃的排挤,导致唐玄宗与她的感情越来越淡,爱恨交加,夜晚独守孤灯,泪珠簌簌楚楚可怜,她也曾试想像前朝的陈阿娇那样求人来写一篇诗文献给皇上,于是她花了重金为高力士祝寿请他帮忙,可是高力士因为惧怕杨玉环而不敢答应,试想,谁会为了一个失宠的妃子拿自己的前途性命来开玩笑。高力士的拒绝让她心灰意冷,无奈,她含泪自己写了一篇《楼东赋》送与唐玄宗看,玄宗看后有些内疚,又怕惹恼了杨玉环不敢前往,于是派人赐给梅妃一斛珍珠(十斗的意思),梅妃看了尤为伤心,她再写了一首诗回谢皇帝,并拒绝了唐玄宗赐给她的珍珠。

 

◇◆◇天宝十五年,也就是公元755年,安禄山率领众军起义叛乱,并攻破了长安,唐玄宗带着亲信和杨贵妃逃离,弃下梅妃前往四川,叛军直驱长入,眼见长安败落,战事纷乱已无望,梅妃含泪跳进了深井,以身殉国,后来有人将她的尸体捞出埋在梅树下。平息叛乱后,唐玄宗重返长安,寻觅梅妃的下落,终于在梅树下找到梅妃的尸体,他看见梅妃的身上还有刀痕,不禁哽咽,命人以贵妃的礼节厚葬了梅妃,墓地四周种满了梅花,又亲手为她题写了悼文,可怜的梅妃在被冷落了多年之后就这样的香消玉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