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水八景之一“龙安夜雨”铁索崖的升岩和崖降

标签:
涞水户外联盟铁索崖涞水八景之一龙安夜雨 |
分类: 《户外涞水》 |
涞水花颜户外
2021年5月9日
涞水八景之一“龙安夜雨”铁索崖的升岩和崖降
《涞水县志》中记有“涞水八景”是:“釜山叆云”也称“釜峰晴云”,“石圭洞天”,“龙安夜雨”,“紫凉秋月”,“亭山晚照”,也称“金山落照”,“西岗古塔”,“水峪瀑布”,“拒马断河”,也有的志书记为“南楼课耕”,笔者倾于前者,因为,作为风物景观的八景,“龙安夜雨”更赋其神意。
《涞水县志》载:“具北五十里,高峰卓立。下为铁锁崖,崖下有龙潭。俗呼铁叶寨,为拒马河分流处。”
《旧志》中记“县北四十五里,山高溪深人迹罕至,世以为神龙所居之地。”
《保定郡志》中也记“龙安,山高溪深,人迹罕至,真神龙所居之地故名。”
《县志》中有诗赞“龙安夜雨”:
孤村野店雨箫箫,此际卿心正寂廖。
密洒竹窗滋宿草,乱敲吟室打芭蕉。
云笼远岫迷山径,水涨长溪漫石桥。
自是下方焦渴久,神龙应为滴天瓢。
2021年5月9日,涞水花颜户外一行人,来到了涞水八景之一的“龙安夜雨”的发生地,铁索崖下。铁索崖,在涞水满金玉村村北、龙安村东南、涞水碧桂园九龙湾别墅区南侧、北京张坊西南,是一段悬崖,不高但非常陡峭。在这里,非常偶遇北京崖降精英们,也试了一把崖降,挑战了一下自己,这小心脏図図図図的,快跑出来了。
【铁索崖的由来】
铁锁崖的名字是因为这个崖的形状。拒马河从千和口出发,奔腾咆哮着直接涌向张坊村西,而这座东西走向的山在河口屹然而立,阻挡河水的奔流,经过长年累月的冲撞,半壁山体被冲掉,形成刀削斧劈似的悬崖峭壁,以此叫铁锁崖。
人们传说铁锁崖山上有一座金山院,当地有“打开金山院,能富九州十八县”的传说,但如何才能打开铁门进入金山院呢?
传说铁锁崖有个大石门,门里有座金山院。拒马河两岸流传着,"打开金山院,能富九州十八县。”的民间谚语。怎样才能打开金山院,也流传着各种猜想。有的说要打开金山院需亲兄弟10人,在夜深人静时齐心合力才能打开大石门。传当地一户人家兄弟九个加一个姑爷,在老父亲的带领下深夜到铁锁崖探宝。老父亲一声号令,兄弟九人加姑爷用尽吃奶的力气推石门。只听吱钮一声石门开了一道缝,小兄弟发财心切对身边的姐夫说了一声:"姐夫使劲”,没想到石门嘎吱一声又合上了。有位南方人心细,不用蛮力用巧劲。他听说铁锁崖上长着一种怪藤,那便是开启大石门的钥匙。也是因发财心切,采藤过早未成熟,结果也未打开石门。急于发财的人往往急功近利得不偿失,无心插柳的人反倒柳树成荫。拒马河附近一位穷困人家,母子相依为命子孝母贤。这一天小伙子外出打柴夜深未归,走进一座大院金碧辉煌。一位老妇正在推碾子,见到小伙子到来。从碾盘上抓了把玉米粒送给了他。那小伙子揣着那把玉米粒走到村上一路遗撒,第二天早上满村街巷都是金豆子,这边有了满金玉和落宝滩的村名。铁锁崖下的一位羊倌,说起金山院传说,更是十分逼真。多少年来铁锁崖金山院代代相传,带给人们莫大的希望。
铁锁崖,是拒马河出山口的一段绝壁悬崖。往日惊涛拍岸的景象早已不见,夏日一场阴雨多少还原了往日的崖下河床。虽不见了水花飞溅,不见了鲶鱼乌龟晒太阳,铁锁崖下依旧有来此怀古休闲的人们。



附:据考证,清光绪二十一年的《涞水县志》,是由时任涞水县令陈杰(陈华柱)在乾隆27年(公元1762)的县志基础上修编的。陈杰是浙江省山阴人,其离职后并没有返回浙江,而是出于对涞水这片大地的热爱,一直在这里养老而终,死后葬于涞水县娄村木井村的紫良山下。


附:新《涞水八景》歪说:
1.龙门天关
2.鱼谷洞天
3.百里画廊
4.天鹅湖荡
5.釜山诵经
6.盛世擎天
7.滨河望水
8.汇金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