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标签:
2021年春节西昌博物馆凉山彝族 |
分类: 博物馆与国宝 |
牛年的正月初一上午,我们去参观位于泸山风景区中部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这是西昌为数不多的博物馆之一,且是最具特色的博物馆--全国惟一一个研究单一民族、单一社会形态的专题性博物馆。为确保不跑空趟,除了网上预约门票外,还特地预先打了电话确认博物馆年初一正常开门。泸山,位于邛海之西滨,山峦奇秀,古木参天,因唐宋两朝,流经西昌的安宁河被称为“泸水”而得名。但见山上树木深远处高低错落、影影绰绰地有建筑群露出层顶,见路标的指示牌应是光福寺、三教庵、观音阁等掩映其中。这天上午,西昌的天气一如既往的晴好舒适,到泸山来爬山的游客众多。用导航软件去博物馆是让你沿盘山公路绕上去,但实际上认准方向直接沿登山台阶走,可近许多。博物馆地界依山势而建上下多层,颇有气势,展馆则是一座具有彝族古典风格的建筑。疫情期间又正值春节大假,谁都不敢大意,博物馆的大门与里面的展馆门均设置了防疫检查,进入都需要登记身份证、量测体温、戴口罩。
走进大门步行两百米左右,往上走一层楼梯后来到馆前广场。广场上的三大雕塑与四根如华表般的立柱很有震撼力。正面是一个很有力量的彝族汉子吹着牛角的大型雕塑,名为“凉山之鹰”,广场左边的雕塑是打着结的绳索,右边的雕塑是大大的手铐与铁链,这代表着博物馆的主题吧?!我们去时,博物馆陈列厅的正门不开(有里面正在整修的公告),参观者从后面的小门进入,带来的相应麻烦就可能是参观的顺序不是推荐路线。介绍上说,博物馆陈列厅面积约1000平方米,分三大部分:富饶美丽的凉山、历史悠久的民族;解放前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伟大的历史进程。设有8个陈列“序厅”:“社会生产力”、“等级、阶级”、“家支习惯”、“宗教信仰、婚姻家庭、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等。显然我们去的当天有些陈列没有开放,当时参观后的感觉是,整个陈列的脉络不够清晰,展品(文物)不够丰富,陈列展出的尽管大多是照片,似乎也可以有更多的文字说明。现在想来,这很可能是有正在整修的原因。期待下次有机会再去时,能弥补这些遗憾。

彝文木筒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