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沙:湖南省博物馆之三--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2019-08-29 13:17:14)
标签:

2019年

暑期

长沙

湖南博物馆

湖南人

分类: 博物馆与国宝

尤如画卷徐徐展开一般,“湖南人”这个陈列是从洞庭的稻谷开始的。从出土发现的野生稻谷,最早驯化野生稻、人工栽培稻,到当今杂交水稻,陈列窗中用实物与图片文字一一展出,显示湖南自古以稻作农业著称,并将家园经营成“天下粮仓”的鱼米之乡。紧接着,从祭祀神灵的商周礼乐青铜,彰显生活品质的楚汉漆木器,深受大众喜爱的唐长沙窑瓷以及历代陶瓷,到书画、工艺品、耕读传家的明清宗族村落建筑等等,逐一展现,无一不是湖南风俗信仰与生活方式的凝结。长沙:湖南省博物馆之三--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长沙:湖南省博物馆之三--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陶釜(旧石器时代,距今15000-13000年,高29.8厘米,口径32.5厘米)用于烹煮食物,类似于今天的锅。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陶器。长沙:湖南省博物馆之三--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人面纹铜方鼎(商,公元前1600­-1046年,通高35.5厘米,口径28.6厘米,1959年宁乡出土)此鼎是目前全国唯一以人面为饰的青铜鼎。结合其兽角、鸟爪特征,被认为是传说中“有首无身”、贪吃的饕餮类怪神;腹内有“大禾”铭文,寓意祈祷谷物丰收。
长沙:湖南省博物馆之三--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商代以豕为造型的酒尊仅此一件。它重30多公斤,可容酒12升。
长沙:湖南省博物馆之三--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迄今所见最大铜瓿(通高62.5厘米,瓿径89厘米,2001年宁乡出土)长沙:湖南省博物馆之三--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西周夔龙蕉叶纹铜罍
长沙:湖南省博物馆之三--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长沙:湖南省博物馆之三--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长沙:湖南省博物馆之三--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各种酒具
长沙:湖南省博物馆之三--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汉代陶罐

长沙:湖南省博物馆之三--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敕庙”牛形铜灯(公元前202-8年,通高50厘米,长40厘米,宽25厘米,1953年长沙桂花园出土)以牛为灯形,牛角中空,上与一带喇叭状罩口进入圆管扣合,牛腹中空。可盛水,烟由罩口进入圆管由牛角处进入盛水的腹中,是较早的环保灯之一。牛腹部铭文“敕庙牛镫四,礼乐长监治”,说明此灯为长沙王宗庙专用。

 

长沙:湖南省博物馆之三--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四羊方尊--十大国宝之一(此为复制品,原尊在北京国家博物馆)

 

长沙:湖南省博物馆之三--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皿而全”铜方罍(商,公元前1600-1046年,通高88厘米,口长26.1厘米,口宽21.6厘米,1919年桃源县出土)。罍盖内铸有“皿而全作父己尊彝”铭文,器身内铸有“皿作父己尊彝”铭文。整器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是迄今所见最高大的方形罍,被誉为“方罍之王“。器身自1919年出地桃源后,流失海外近百年,2014年才由湖南的六家企业捐资洽购入藏,得以盖身合一。

 

附:湖南简介

湖南,地处中南腹地,北饮淼淼洞庭之水,三面雄山峻岭相拥,湘资沅澧四水润泽,气候温和,土腴物丰,自唐号为“芙蓉国”。自50万年以来,先民便在此繁衍生息,以包容开放之胸襟,融合历代移民,演绎成今天的“湖南人”。

几千年来,历经爱国忧民思想的濡化,中原文化的洗练,书院教育的传承,控思潮的激荡,造就了湖南人个性张扬,敢为人先、忠信担当、九死无悔的家国情怀。

                                                        摘自湖南博物馆的简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