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岳南《那时的先生》

(2017-10-14 16:47:06)
标签:

2017年

阅读

图书

岳南

《那时的先生》

分类: 书与阅读

封面上另有三行小字,不管是否算是副标题,在我看来却不啻为点晴之笔。这三行小字分别是(1)“19401946中国文化的根在李庄”;(2)“再现艰危岁月大师群体沉默而光荣的历程”;(3)“先生的风骨,正是民族的底气”。

《那时的先生》由湖南文艺出版社于20167月出版发行。由于题材与《南渡北归》相似或重叠,我原来以为阅读了《南渡北归》即可。然而当我阅读之后,才发现还是有许多不同的阅读体验。首先是本书在地理位置上集中只描述李庄这个“地图上找不到”的长江边上的一个镇,时间节点上也只选取1940年至1946年这六年;其次是作者用深情而求是的纪实手法刻画了迁往李庄的学术机构与以傅斯年、李济、梁思成、林徽因等为代表的诸多学人们艰苦卓绝的生活情景与学术研究历程,从作者笔墨中学者们鲜明的个性、高尚的精神风骨,一桩桩具体的事件,使得该书比《南渡北归》更加具体和微观,某种程度上更加感人。 

从作者的代后记中明白,这本《那时的先生》是《南渡北归》先声之作——《李庄往事:抗战时期中国文化中心纪实》的增订本,其中的史料翔实,参考文献丰富。让我感兴趣的还有相关的李庄的历史沉钩。 

书的序言“长沟流月去无声”是李济之子李光漠先生写的,他在最后引了一首宋人陈与义词《临江仙》很有深意。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http://s8/mw690/00262ZTSzy7f0iJn5yvc7&690
http://s3/mw690/00262ZTSzy7f0iL7fJE42&690
http://s3/mw690/00262ZTSzy7f0iM9hmOc2&690
http://s7/mw690/00262ZTSzy7f0iPSlgi06&690
http://s16/mw690/00262ZTSzy7f0iRDonR7f&690
http://s6/mw690/00262ZTSzy7f0iSBjZHb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