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作者真意不在喝酒,而在欣赏风景,“在乎山水之间”。
退休之后宅在家里,去年夏天突发赶“时髦”的念头,第一次通过大众点评用支付宝团购了马勒别墅餐厅的双人西式套餐,258元。我们购西餐不在于菜品如何,主要是为撩开马勒别墅这栋慕名已久的历史建筑的神秘面纱购买“入场券”,也算“醉翁”了一把。
马勒别墅地处延安中路与陕西南路的转角处,站在人行天桥上看到的马勒别墅全景:

马勒别墅在陕西南路的大门:

静安区政府立的纪念标牌:

马勒别墅的主人是英国籍犹太人马勒,初到上海时只是个一文不名的马仔,属于拎着手提箱来到上海这个“冒险家的乐园”的洋人。马勒发家的转机富有离奇色彩,竟然来自一张张的马票。马勒混迹于跑马厅,凭借犹太人特有的精明加上运气,一赢再赢,之后更用赌来的钱买进一匹纯种的阿拉伯赛马直接参与比赛,这匹赛马屡屡获胜,一度创下上海跑马史上的最多连胜纪录。马勒的财富也像奔马一样飞速攀升,不久就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此宝马去世后,马勒将其遗骨葬于自家别墅的草坪一角,并花重金聘请艺术家制作一比一的赛马塑像置于别墅大门前,保留至今:

建造马勒别墅的灵感来自马勒女儿在1926年做的一个梦。她梦到自己拥有一座“安徒生童话般的城堡”,于是她的爸爸马勒按照女儿梦中的情景请来设计师,花巨资建造了这座有着北欧建筑风情的城堡式别墅,不仅圆了女儿的梦,也在纪念自己早年的冒险生涯。马勒别墅于1936年完成,美梦成真,竟化了十年时间。
然而,马勒一家在这个美梦城堡只住了短短的五年。1941年日本人进入租界,马勒一家被赶往集中营,别墅成了日军的俱乐部。抗战胜利后,这里又成了国民党的一处机关。1949年后马勒别墅成为共青团上海市委办公场所,1989年被列入上海市首批近代优秀保护建筑。2001年1月马勒别墅交由衡山集团管理,改建成小型精品酒店。2002年5月正式对外经营,取名“衡山马勒别墅饭店”,面向社会,提供住宿与餐饮服务。饭店招牌:

现在我们有机会走进马勒别墅,有一种走入博物馆的感觉,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的细腻,那么的美轮美奂,完全是唯美主义时代的产物。
马勒是英籍犹太人,发迹却在中国,所以马勒别墅的外形虽是北欧挪威式,但花园和楼内装修的许多细节却颇有中国风。大门口放置了一对中式石狮子;花园四周的围墙用黄绿色中国琉璃瓦压顶;在楼道里配置不少佛龛,如中国渔民在船上供养菩萨,保佑着主人一帆风顺一样。
别墅正门有一对石狮:

陕西南路大门背面,围墙顶上压中国琉璃瓦:

整座马勒别墅外观与色调统一,呈现赭红色,饰面采用耐火砖,中嵌彩色瓷砖,看上去与童话世界的梦境吻合。两座主塔高大、挺拔,像剑鞘一般,上开多层小窗:

建筑物边梢楼角,都建有小的尖塔,以求与主塔呼应。在花园里看马勒别墅:


主楼的室内装饰十分讲究,过道、走廊等处都装有护墙板,到处都雕着美丽精致的图案,室内穹顶上装有彩色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斑斓柔和的色彩。别墅内景:





对外开放的餐厅位于底层靠近花园的房间:

马勒别墅有近二千平方米的花园:




花园的南端是日式餐馆,入夜定是灯红酒绿:

马勒别墅,建筑精美,尽显传统的老上海工匠精神,近距离观尝,简直是在接受一次良好的审美教育,顿感现代建筑是那么的急功近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