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清明时节,在纷纷细雨中,我们,两个年过七十的空巢老人,驱车七十公里,来到江苏昆山锦溪息园祭扫祖墓。一年一度的扫墓,来一次,少一次,生命不息,扫墓不止。
扫墓后踏青,感受乡镇风貌,对于我们这些长期住在水泥丛林之中且终年被雾霾侵淫的特大城市居民,不失是换肺的好机会。
细雨中的锦溪更显古镇古韵:
锦溪近几年被列入江南古镇行列,进镇也要收费。锦溪以“三十六座桥”著称,而且多廊桥和岸边长廊。本人第一次注意到廊桥还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看了美国电影《廊桥遗梦》,其实廊桥就在中国乡间。锦溪廊桥多,这与当地的地理和人文有关。锦溪作为江南的一个集镇,商业发达,附近遍布湖泊与河道,称水乡泽国一点不为过,古时候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船只,江南多雨,建在河边的廊桥,方便了货物的装卸和乘客的远行。
古莲桥建于五保湖中,此廊桥是锦溪的门面与标志,长度约二百米:
古莲桥现在桥门上锁,禁止游客上桥。本人N次来到锦溪,只有一次机会走上古莲桥,该桥附属于莲池禅院,进了禅院方能上桥:
锦溪的墓地“息园”与古镇景区隔河相望,二十多年前没有桥,靠小船摆渡,后来建了座拱桥,碎石路面,通行汽车,近年改建成只能走行人的廊桥,廊桥文化一脉相承:
在古镇东南的湖畔渔村,保存完好的旧时廊桥:
镇外远处地头的廊桥:
在古镇内部,河岸边到处都是有屋顶的长廊:
长约50米的十眼桥,因一大九小的桥孔而得名:
近年新建的景观木桥,因质量问题被封闭,失去桥的主要功能,只是景观摆设:
锦溪河道上都是拱桥,可以让满载货物的船顺利通过。槃亭桥:
普庆桥:
众安桥:
锦溪是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留存诸多人文景观、古迹名胜和无数明清特色的古建筑。
“昆山佛教网”如此解释:一溪穿镇而过,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若锦带,由此镇名而得“锦溪”。真可谓是“一溪金波玉浪,两岸繁花似锦”。
锦溪原名陈墓,因陈妃水冡而得名,至1992年陈墓才更名为锦溪。宋隆兴元年(1163年),金兵入侵,宋孝宗南迁临安途中陈妃病殁,立水冢而葬。建在五保湖中的陈妃水冡:
莲池禅院早年为陈妃水冡而建,有僧人守香火,旁边的古莲池为放生池:
惊奇的是佛教的莲池禅院中建有道教的文昌阁,在国内很少见,体现了不同宗教信仰的和谐共存。照片中间白墙的建筑为文昌阁:
古镇风貌:
古镇旁新建的商用建筑:
最后放上一张从微信屏幕拷贝的航拍照片,一览锦溪全貎: